【藥品名稱】
通用名稱:培哚普利吲達帕胺片
商品名稱:培哚普利吲達帕胺片
英文名稱:perindopril and indapamide tablets
【主要成份】 培哚普利叔丁胺鹽4mg,吲達帕胺1.25mg。
【性 狀】 白色棒狀片劑,雙面有刻痕。
【適應癥/功能主治】 原發性高血壓。
【規格型號】10s
【用法用量】每日一次,每次服用一片百普樂, 最好在清晨餐前服用。血壓不能控制時劑量可以加倍,每日二片百普樂或每日一片百普特。
【不良反應】服用培哚普利可抑制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軸而使吲達帕胺所致的失鉀減少。服用百普樂的2%患者出現低鉀血癥(鉀離子水平1/100,1/100,1/1,000,1/1,000。
【禁 忌】 1.嚴重的腎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低于30ml/min)。2.對培哚普利或其它任何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過敏。3.與使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相關的血管神經性水腫(奎根水腫)的既往病史。4.妊娠、哺乳。5.對磺胺類藥物過敏。6.對任何輔料過敏者。7.未經治療的失代償性心功能不全患者。
【注意事項】 一、在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發生中性白細胞減少癥/粒細胞缺乏癥的危險:1.中性粒細胞減少癥的危險與劑量及患者類型相關,并取決于患者的臨床情況。2.沒有并發癥的患者極少會出現這種情況,但是與膠原血管性疾病相關的腎功能。3.不全的患者可能發生,如系統性紅斑狼瘡或硬皮病患者以及使用免疫抑制劑治療的患者。4.停止使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治療,危險性可消失。5.嚴格遵守預先規定的劑量用藥可能是防止事件發生的最好辦法。但是,如果這些患者需要使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應慎重評估風險/效益比值。二、血管神經性水腫(奎根水腫):1.已有報道服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包括培哚普利治療的患者,極少病例出現血管神經性水腫,表現在面部、肢體、唇、舌、聲門或喉部。如出現這種情況,應立即停用培哚普利,并對患者實行監護直到水腫消退。2.當水腫只出現在面部和唇部,一般不經治療即可消退,但是可以使用抗組胺藥以緩解癥狀。3.合并有喉部水腫的血管神經性水腫可以致命。
【兒童用藥】尚不明確。
【老年患者用藥】開始治療時應以正常劑量每日服用一片。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禁用。
【藥物相互作用】如需與其他藥品一起服用可能會發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咨詢醫師或藥師。
【藥物過量】尚不明確。
【藥理毒理】尚不明確。
【藥代動力學】 1.與百普樂相關:聯合使用培哚普利和吲達帕胺與分別單獨使用相比,無藥代動力學的改變。2.與培哚普利相關:1)培哚普利口服后吸收迅速。吸收量為服用量的65-70%。2).培哚普利水解成為一種特異性的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培哚普利拉。3).培哚普利拉生成量受飲食的影響。血漿培哚普利拉達峰濃度的時間是3-4小時。血漿蛋白的結合率少于30%,而且為濃度依賴性。4).連續每天一次服用培哚普利,平均于4日后達到穩態濃度。培哚普利拉的有效清除半衰期大約為24小時。5).無論是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或老年患者,當肌酐清除率<60ml/min,血漿培哚普利拉濃度明顯升高。在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中藥物的清除減慢。6).培哚普利的血液透析清除率為70ml/min。7).在肝硬化患者中,培哚普利藥代動力學有所改變:母體分子的肝清除率減半。但是培哚普利拉的生成量并不減少,因此無需調整劑量。8).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可通過胎盤。3.與吲達帕胺相關:1).吲達帕胺經消化道快速完全吸收。2).在人體,口服約一個小時后可達到血漿峰值水平。血漿蛋白結合率為79%。3).清除半衰期為14-24小時(平均值為18個小時)。重復給藥不引起藥物的蓄積。無活性的代謝產物主要通過尿(劑量的70%)和糞便(22%)排出。4).在腎功能不全的患者中,藥代動力學無改變。
【貯 藏】密封。
【包 裝】10s/盒。
【有 效 期】36 月
【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51756
【生產企業】施維雅(天津)制藥有限公司
本品為處方藥,須憑處方在藥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詳情介紹僅供醫學藥學專業人士閱讀。
僅限線下門店銷售,詳情請聯系門店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