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兒童期最常見的精神衛生問題之一,又稱注意力缺陷障礙多動綜合征。主要臨床表現為患兒的智能正常,注意力不能集中,注意短暫,活動過多,情緒不穩定,學習困難,成績較差。本病6~14歲兒童發病率較高,男孩為女孩的4~9倍,國內調查。約占學齡兒童的5%~10%左右。采用對照研究觀察百優解分散片與中樞神經興奮劑利他林治療注意缺陷(ADHD)的療效及副反應。
目的:了解百優解分散片與中樞神經興奮劑利他林治療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的療效及副反應。
方法:33例ADHD隨機分為觀察組和治療組,進行一般觀察,于治療前用多動指數量表(CIH)評定。百優解分散片與利他林均于1周內達到治療量,并持續6個月。
結果:兩組治療后多動指數量表(CIH)Cornner'S部分均顯著下降,兩組治療后Coroner's評分與治療前相比,部分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Coroner'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顯示兩種藥物的療效相仿。兩組的不良反應癥狀量表TESS總分分別為(0.4~0.4)分和(1.4~0.9)分,百優解分散片組TESS部分顯著低于利他林組(P<0.05)。
結論:百優解分散片組副反應輕,耐受性好,依從性高,起效快,因而對于ADHD,百優解分散片值得臨床研究。
注意缺陷障礙(又稱兒童多動癥)是影響兒童心身健康發展的常見病,目前多數研究認為與兒茶酚胺類神經質多巴胺和腎上腺素翻轉降低有關。是否應該用藥物治療ADHD是一個長期有爭議的問題。有人認為應該用藥,因為藥物治療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興奮劑之所以對ADHD有效,是因為能讓大腦產生多巴胺,ADHD的患者通常大腦中多巴胺的分泌不夠,他們認為70%~80%的兒童可以用藥調整過來。所用的藥品一般都是神經興奮劑,如利他林、Adderall(苯丙胺鹽)、Cylert(塞洛德)。這些藥品的好處是能迅速調整兒童的注意力,保證學習不掉隊,盡快將多動癥程度降低,增加與他人相處的和諧。反對意見認為,藥物治療的缺點是容易形成藥癮,盡管神經興奮劑能夠幫助患ADHD的兒童集中注意力,但是一般的興奮劑只能持續3~8h,一天需要多次服藥,少數人停藥后的病情還會加重,除了上癮之外還患上了焦慮癥。這些藥除了對神經有極強的刺激作用,同時也有很強的副作用,對睡眠和食欲都有較大影響。
5-羥色胺再吸收抑制劑百優解(鹽酸氟西汀),其藥理作用為選擇性阻滯神經末梢突觸前膜對5-羥色胺的再攝取,從而提高突觸間隙5-羥色胺水平和多巴胺的水平。而且由于該類藥物的高度選擇性,所以副作用相對較少,并且5-羥色胺再吸收抑制劑百優解可以繞過變性的神經元,直接刺激多巴胺受體;多數不依賴內源性多巴胺及其合成酶的存在,可延長多巴胺產生效果;選擇性激活多巴胺受體,在紋狀體內其半衰期更長,有利于克服癥狀波動;不產生游離基團后潛在的毒性代謝產物,不損傷多巴胺神經元。
本組資料顯示,百優解分散片(http://m.baseldya.com/goods/1022.html)組副反應輕,耐受性好,依從性高,還有起效快的特點,因而對于ADHD,百優解分散片值得臨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