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h/】近日,四川金融證券研究院對醫療3D打印產業鏈進行調研,與北京、南京、蘇州、杭州多家3D打印設備及服務商、醫療應用企業、技術研發機構就醫療3D打印行業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進行了深入溝通。主要研究結論如下:醫療領域應用廣泛,市場滲透率將逐步提升。全球3D打印市場的規模在逐年增長。醫療的個性化需求和高附加值特點,使其成為最適合使用3D打印的領域。根據目前的商業化程度,主要分為四個應用層面:
1.商業化、成熟化,包括:部分醫療器械、醫療模型、手術指南和牙科應用;
2.種植體主要處于臨床研究數據積累階段。
3.實驗室研究階段的功能組織和器官;
4.其他衍生應用,如個性化藥物劑型。目前由于市場需求大,監管要求相對較低,在口腔醫學領域的應用規模最大,醫學模型和手術指南是現階段大規模產業化的突破口。隨著近年來成本的逐漸降低,醫療3D打印的市場滲透率將逐漸提高。
與其他應用領域相比,醫學3D打印技術壁壘更高,應用環境更復雜。主要障礙包括四個方面,核心障礙是綜合技術和政策監管。
1.材料、軟件和設備:可用于醫用3D打印的材料種類較少,軟件和設備以進口為主;
2.集成技術:要求在設備、材料、軟件、技術、生物、藥學、醫學等方面具備綜合能力;
3.政策和倫理:目前還沒有行業標準,注冊證長期獲批,而深層次生物3D打印也可能涉及倫理問題;
4.市場教育:醫療體系復雜,醫患教育成本高。
產業鏈格局尚未定型,醫療市場競爭即將開始。目前大部分3D打印公司還是通用技術,只有少數專門做醫療應用,優勢不明顯。隨著未來兩三年企業陸續申請注冊證書,醫療市場將出現競爭態勢。看好兩種發展模式:
1.3D打印+互聯網,實現個性化治療產品化;
2.產學研用3D打印與再生醫學的結合,只有通過制造技術與再生醫學的深度融合和聯合研發,這項新技術才能真正滿足生物水平的要求,從而加速3D打印產品在臨床治療中的應用。
催化劑:政策支持與技術突破齊頭并進。《添加劑制造業發展促進計劃》《中國制造2025》《精準醫療》《3D打印醫療器械審評審批研討會》《3D打印人體植入物在國內首次注冊》《國務院3D打印專題講座》等都在加速行業發展。
建議關注:積極布局醫用3D打印材料、設備、工藝及臨床應用,以及上下游上市公司:光云達、藍光發展、銀邦股份、銀西科技、通策醫療、美亞光電、First Pro 3D海外龍頭企業:Organovo、3DSystems、Stratasys、Cyfuse。
風險警告:
監管風險;3D打印技術發展速度的不確定性;3D醫療應用風險;倫理問題。
報告中涉及的公司僅供參考,我們沒有對這些公司的個股覆蓋率進行研究,因此投資者在基于此進行決策時應注意相應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