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以醫療前沿打造健康平臺贏得患者口碑
攻克諸多疑難手術,夯實人才隊伍,引進手術機器人、智能藥房、自助支付機...2014年,四川省人民醫院作為省級醫療龍頭,以科技推動醫院發展,多項醫療技術/[/k0/。去年,省級醫院累計收治439.9151萬人次,出院12.7502萬人次,手術11.1468次,分別增長9.85%、4.64%和34.26%。ⅲ、ⅳ級手術占72.76%,微創介入手術增加29.6%。
科學管理:
提升醫療質量的速度
醫療質量是醫院的核心。如何才能讓醫療質量進入一個持續向上的通道?省級回答:科學、規范、嚴格。
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是一個全球性問題。去年是全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行動的最后一年。經過三年多的努力,省人民醫院的抗生素數量從92個減少到50個,手術率也只有30%,從100%減少到30%。“這個目標之所以能夠實現,是因為有科學嚴格的管理制度。”省人民醫院院長鄧說。據了解,省人民醫院要求每位醫生都要參加抗菌藥物培訓,每門課程都要記錄出勤率,培訓結束后要進行考核、授權和評分。在抗菌藥物的臨床使用中,醫生經常面臨藥物品種的選擇。如何選擇?怎么用?它是通過監測抗菌藥物的使用和監測細菌的耐藥性而獲得的數據。為此,省人民醫院專門花費數百萬元購置了最先進的檢驗設備,顯著提高了細菌樣本檢驗效率。嚴格監控醫生開的抗生素,過量使用將受到處罰。規范使用抗生素只是省人民醫院科學管理的一個縮影。
為全面提升醫療質量,省人民醫院抓好核心制度落實,著力推進醫療缺陷管理,開展了跨學科會診、應急檢查、“逾期病歷”等專項排查整治,加強了醫療救治量監管和院內超床位管理。加強運行病案質量監管,提高病案首頁填寫質量。新的臨床系統和電子病歷系統投入使用,完成了外科重癥監護室重癥監護信息系統建設。完成《臨床用血技術規范和管理制度》,制定《內生菌清除后處理規范》。全面開展“品管圈”質量管理活動。這一系列強有力的措施穩步提高了醫院的醫療質量。
高科技:
助力攻克疑難手術
2014年9月9日10時許,一名34歲男性患者在省人民醫院成功完成膽囊切除術。與普通外科手術不同的是,這次手術只用了半個小時,由省人民醫院引進的全省首個“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系統即國際最高水平的第三代內鏡手術器械控制系統完成。手術的成功標志著我省外科領域進入了“機器人時代”。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系統主要由醫生控制臺、床邊機械臂手術系統和三維成像系統三個子系統組成。在控制臺上,外科醫生通過觀看三維圖像,操作與機械臂配合的具有濾除晃動和7自由度功能的模擬手腕手術器械,將醫生在患者體外的動作準確傳遞給機械臂,并轉化為手術器械在患者體內的動作,從而完成手術。
目前,省人民醫院引進的手術機器人已應用于泌尿外科、心臟外科、普通胸外科、胃腸外科、肝膽外科、婦產科等。隨著手術機器人的引入,省人民醫院為困難手術中的患者健康提供了更高水平的保障。
當今醫學科技發展迅速,先進的設備已經成為治療的有力助手。只要能提高醫療技術水平,幫助更多患者解除痛苦,我們都會不遺余力地去做,這也是省人民醫院的做法之一。僅在去年,省人民醫院新一代直線加速器TrueBeam系統成功運行,開展了西南地區首例飛秒激光輔助白內障超聲乳化術,開展了全省首例房顫患者經皮左心耳封堵術,成功開展了我省首例腹腔鏡輔助腎腫瘤射頻消融術...他們中的許多人填補了西南和全省的醫療技術空,為患者的健康帶來了福音。
【1】【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