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至于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應該控制在多少,目前所有的相關指南都以130/80mmHg作為降壓的基本目標。但對于一些老年高血壓患者,存在單純收縮壓升高,脈壓差大的情況。如果血壓的收縮壓控制在130以下,舒張壓就會降低到一個較低的水平。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平衡血壓控制目標?是不是只需要控制收縮壓,不需要控制舒張壓?最近發表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循環》上的一篇研究文章,對這一問題進行了總結分析,得出結論:采用最新的研究方法分析發現,舒張壓降低到50mmHg以下,不會增加心腦血管風險。
說到這項研究的研究者,真的不小。這項研究由美國國家預防和心血管健康研究所領導,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和哈佛醫學院的研究團隊參與其中。本研究收集并分析了全球47407例高血壓患者(平均年齡)的生存數據,排除相關基因的影響后,通過新的研究方法分析了舒張壓與心血管風險的關系。采用非線性孟德爾隨機研究,用傳統統計方法分析舒張壓與心血管疾病的關系。鑒于收縮壓和舒張壓之間的強相關性,該研究還對收縮壓進行了建模和分析。
根據分析結果,舒張壓與心血管疾病之間存在“J”型關系。當舒張壓低于60mmHg時,也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從下圖可以看出,當舒張壓在60 ~ 75mmHg左右時,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較低,而如果舒張壓過高或過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就會增加。
然而,在用新方法進行統計分析的過程中,在去除基因的遺傳影響后,統計分析結果顯示沒有J型關系的證據。結果表明,隨著舒張壓的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呈持續下降趨勢。簡單來說,舒張壓越低,心血管疾病風險越低,即使低于50mmHg,也不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收縮壓的建模分析證明,收縮壓高于120mmHg會增加心臟病和腦卒中的風險。
看到這么大規模的科學研究,以及這么權威的機構完成的科學統計分析結果,是不是有很多朋友認為,我們在控制血壓的時候,根本就不應該考慮舒張壓下降多少的問題,而應該以控制收縮壓為目標,盡量控制在120mmHg,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證心血管健康?這項研究的領導者McEvoy教授也提出了類似的建議:將高血壓患者的收縮壓水平降低到100-130 mmHg之間,不用擔心舒張壓。
這個觀點真的正確嗎?我們不妨從血壓的基本機制來思考這個問題。血壓是指我們體內不斷循環的血液對動脈血管壁形成的側壓,是保證身體各個器官供血的重要保障。當心臟收縮時,更多的血液進入血管,血管壁承受更大的壓力,這就是我們測量的收縮壓值。心臟舒張時,血液回流到心臟,血管壁保持彈性回縮,也會保持一定的壓力,從而保證心臟舒張時各個器官的血液供應,同時維持舒張壓。
因此,如果從基本原理上考慮舒張壓的生理意義,舒張壓過度降低肯定不是沒有風險的。舒張壓對于維持心臟和其他重要器官(如大腦和腎臟)在舒張期的血液供應非常重要。如果舒張壓下降過低,可能會影響相關器官的營養和供氧。如果在不考慮舒張壓問題的情況下嚴格控制收縮壓,一方面身體可能會產生不耐受,可能會引起各種不適,甚至影響心臟的正常活動。另一方面,它還會影響心臟、大腦和腎臟在舒張期的血液供應,從而對各個器官的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還需要注意的是,為了控制收縮壓,舒張壓降得太低,這大多是老年人。老年人本身血管彈性較弱,導致器官逐漸衰竭的風險。但是,如果舒張壓沒有控制住下限,降得太低,對身體各方面的健康危害可能會更大。
雖然以上研究結論是科學的,是由國際權威機構完成的,但我們不妨以科學批判的態度,有選擇地吸收相關研究結論。當然,收縮壓的控制非常重要,收縮壓升高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增加,這一點已經被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明。但是,如何適當控制舒張壓,避免舒張壓過低影響健康,還是不要考慮舒張壓,嚴格控制收縮壓能獲得更多的好處,還是應該畫個問號。如果我個人推薦,我寧愿選擇傳統統計方法得出的結論。如果可以的話,我應該盡量把舒張壓控制在60 ~ 60 ~ 75mmHg之間,然后加強對收縮壓的主動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