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導讀:近20年來,中日韓等亞洲國家國民經濟快速發展,部分國家醫療衛生事業也快速發展,使得亞洲醫療器械市場迅速成為全球主要醫療器械市場之一。
不少分析人士指出,隨著亞洲主要國家的經濟發展和人口老齡化的加劇,亞洲醫療器械行業和市場大幅增長空。那么,亞洲國家醫療器械行業在監管、采購、價格、研發等方面會出現哪些新趨勢?來看看近期國外專業媒體的預測分析。
行業發展
預測1:集中采購將常態化
據國外專業媒體分析,未來亞洲國家醫療器械政府集中招標采購活動將更加常態化。目前,印度、孟加拉等人口總數超過1億的亞洲人口大國主要通過政府招標采購公立醫院所需的醫療設備和儀器。未來招標采購的常態化將進一步降低醫療器械價格。國外分析人士指出,這一趨勢對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勞動力成本較高國家的制造商尤為不利。
預測二:完善進口監管要求
據西方媒體預測,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孟加拉國等人口眾多的亞洲國家將進一步借鑒西方發達國家對進口醫療器械的監管措施,實施更嚴格的質量安全管理規范,以消除質量安全隱患。這將大大提高進口產品的質量,同時也會導致企業生產經營成本的增加。
預測三:同質化競爭加劇
亞洲醫療器械廠商眾多,產品同質化非常普遍。目前,產品同質化存在于一次性醫療器械、醫用導管、手術器械、病床、輪椅等細分領域,甚至在CT機、b超機等高端影像診斷設備領域。西方媒體分析指出,隨著亞洲廠商之間的技術差距逐漸縮小,未來亞洲醫療器械行業的產品同質化將進一步加劇。因此,未來廠商在開發新產品時一定要做深入的市場調研,避免產品同質化加劇導致的惡性出口競爭。
預測四:民營醫院帶動需求
根據西方經濟學家的預測,未來10年,民營資本將大規模進入亞洲國家的醫療衛生體系。目前,日本、新加坡、韓國雖然經濟發達,但其醫療衛生體系的主體仍然是公立醫院。中國、印度、馬來西亞等亞洲國家和地區的醫療衛生體系以公立醫院為主。但在市場經濟發展較早的港臺地區,民營醫院約占當地醫院總數的65%。隨著醫療服務需求的不斷增加,特別是隨著許多國家逐漸進入老齡化社會,未來亞洲國家的醫療衛生體系中將會出現越來越多的私立醫院,而這些收費更高、更強調服務質量的私立醫院必然會采購大量的新型醫療設備和醫療器械,以滿足患者的診療需求。這將促進亞洲醫療器械市場銷售的快速增長。
產品R&D
需求1:零缺陷
不久前,總部位于印度孟買的《亞洲醫院管理雜志》對幾個亞洲國家的醫院管理者和醫務人員進行了問卷調查,詢問當地醫院和部分醫療器械產品急需哪些醫療器械。
據報道,過去幾年,亞洲醫療器械的總銷量每年以10% ~ 15%的速度增長,這與亞洲主要國家的人口老齡化密切相關。其中,起搏器、血管支架、人工關節等植入性醫療器械銷量大幅增長。一些醫院管理者指出,醫療器械產品,尤其是植入性高風險產品,必須& ldquo零缺陷。產品。因為這些產品是植入人體的,一旦失效,將直接危及生命。此外,家用電子醫療設備產品(如電子血壓計、電子血糖儀等。)目前大量銷售的也應該是& ldquo零缺陷。產品,否則醫生和患者很可能被儀器價值誤導而延誤治療。
需求2:小型化
有醫院管理者表示,隨著介入治療等微創醫療手段的日益普及,醫療器械小型化的呼聲越來越高。日益成熟的數字技術為小型化醫療設備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醫療器械小型化的典型例子有吞咽膠囊式消化道內窺鏡;手環式多功能電子診斷儀,可佩戴在手腕上,可測量血糖、血壓、心率等多項重要生命體征參數;可固定在t恤上的心電圖儀;袖珍電子血糖儀、血氧飽和度儀;手持式b超儀等。這些儀器由于體積小,攜帶和使用方便,很受醫生和病人以及普通消費者的歡迎。
需求三:產品升級
有醫護人員指出,全球范圍內迅速普及的局域網(LAN)、WiFi等網絡技術,為電子醫療產品升級提供了平臺,為健康管理提供了極大便利。如今,人們可以輕松發送一些生命體征監測儀器的數據(如心率、呼吸、血壓等)。)即使在醫院外,也能通過無線網絡傳輸到醫生的電腦上,讓醫護人員實時掌握個人健康狀況。此外,對于醫院和診所常用的b超診斷設備,在設備中安裝一個芯片只需要花很少的錢,就可以實現b超診斷結果的院內無線傳輸,讓醫生第一時間了解患者病情并做出診斷,大大節省了診療時間。人工耳蝸和助聽器也大幅升級空,讓聽障人士獲得更好的聽力范圍,大大提升了用戶的生活質量。
需求4:長壽電池
有醫院管理者表示,目前很多電子醫療設備如起搏器、胰島素泵、助聽器等都需要電池,但很多電池產品存在供電時間短的問題,因此患者必須頻繁更換電池,非常麻煩。
據報道,歐美發達國家已經開發出可使用10年的長壽命充電電池,可以省去頻繁更換電池的麻煩。更令人鼓舞的消息是,一家歐洲公司開發了a & ldquo生活熱源電池& rdquo。它的巧妙之處在于,它可以將人體散發的熱量收集為能量,并將熱能轉化為電能,儲存在醫療器械的電池中。這種體積小的新型電池非常適合可穿戴醫療設備。
(來源:醫療器械創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