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來自美國和其他國家的研究人員發表在新一期的《英國自然·》上;根據發表在《醫學雜志》上的一份報告,他們開發了一種血液測試方法,可以在患者出現癥狀前16年檢測出阿爾茨海默病的跡象。未來醫生有望快速、廉價地發現各種神經退行性疾病。
阿爾茨海默病又稱阿爾茨海默病,是最常見的癡呆類型,其臨床表現為記憶障礙、失語等。目前,該病尚無有效的治療和預防藥物。
來自華盛頓大學、德國神經退行性疾病中心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對一些具有特定基因變異的人及其親屬進行了長期跟蹤研究。這些人的親屬沒有遺傳變異,這種特定的遺傳變異可以讓攜帶者早在三十多歲就患上老年癡呆癥。
早在阿爾茨海默病癥狀出現的16年前,在特定基因變異人群的血液中就可以檢測到神經絲輕鏈蛋白水平的升高,這種蛋白水平的升高與大腦前楔形葉的萎縮同步,與記憶有關。神經絲輕鏈是構成神經元內骨架的結構蛋白。當大腦神經元受損或死亡時,這種蛋白質會進入腦脊液,然后進入血液。
研究人員表示,腦脊液中蛋白質水平升高是腦細胞損傷的明顯證據,但獲取腦脊液需要進行脊柱穿刺,既不方便也不經濟。新開發的血液檢測方法方便、快捷、經濟。
參與研究的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Brian & middot戈登表示,這種蛋白標志物并不局限于阿爾茨海默病的早期發現,而多發性硬化、腦外傷等神經系統疾病都會導致這種蛋白水平升高。未來有望通過觀察蛋白質水平快速、廉價地檢測各種神經退行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