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自閉癥譜系障礙(ASD)是一種相對常見的溝通和行為發育障礙,影響著美國1/59兒童的健康。雖然這種疾病如此流行,但研究人員不清楚這種疾病的原因以及如何有效治療。近日,在國際期刊《自然·神經病學》發表的一篇研究報告中,來自Salk研究所的科學家將ASD個體的干細胞與正常個體的干細胞進行了比較,首次闡明了ASD個體的衍生細胞在發育方式和速度上的差異。該結果可能有助于研究人員開發早期診斷房缺的新方法。
圖片來源:索爾克研究所。
研究員Rusty Gage表示,雖然我們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了培養中的細胞,但相關結果可能有助于我們了解基因表達的早期變化如何導致ASD個體大腦發育的變化。該研究可能為以后神經精神和神經發育障礙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研究了8名ASD個體和5名正常個體的干細胞,并將其轉化為多能干細胞,然后將這些多能干細胞暴露于特定的化學因子中,以誘導其轉化為神經元。
通過使用不同發育階段的干細胞分子& ldquo快照& rdquo信息,在干細胞發育成神經元的過程中,研究人員可以以特定的順序追蹤開放狀態下細胞的遺傳程序,這可能揭示了細胞與ASD個體的關鍵差異。例如,研究人員觀察到,在ASD細胞中,與神經干細胞階段相關的遺傳程序會在早期開啟,其中包括許多與ASD高風險相關的基因。此外,與對照組相比,ASD個體發育最終產生的神經元細胞會快速生長。
研究員西蒙·斯查費說,目前,科學家們假設早期大腦的異常發育會導致自閉癥,但他們不知道正常發育的大腦會如何轉化為自閉癥。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確定了關鍵的發育階段和相關的細胞狀態,這可能有助于研究人員發現房缺發生過程中的共同病理特征。相關研究結果可能有助于研究者細化目前的方法框架,了解患者出現疾病癥狀前的早期細胞生物學事件。同時,這項研究也可以幫助研究者開發更動態的方法來研究ASD發生和進展的各種機制。
下一步,研究人員將重點開發類腦器官,從而進一步研究不同腦細胞類型之間的相互作用。研究人員希望這項研究的結果可以作為一個框架,幫助開發一種新的方法來早期診斷兒童房間隔缺損,這對于優化目前的治療和干預策略也非常重要。
原文來源:Simon T .斯查費,Apua C. M. Paquola,妮莎·斯特恩等.病理啟動導致自閉癥受試者衍生神經元發育基因網絡異時性,Nature Neuroscience (2019)。DOI:10.1038/s 14593-018-0295-x
原標題:Nat Neurosci:科學家闡明自閉癥譜系障礙的分子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