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主動脈夾層是啥病?患有高血壓就會出現主動脈夾層的危險嗎?
專家解釋,主動脈血管壁有內、中、外三層膜,正常情況它們貼在一起,共同承受血流壓力。如果內膜出現裂口或者潰瘍,血液沖擊會將缺口進一步撕扯擴張,導致三層膜分離,形成假腔或血腫。
若不及時處理,外膜將單獨承受血壓力,隨時會發生致命性破裂,動脈血會直接涌入胸腔腹腔甚至心包,傷口會越撕越大,造成大腦和內臟短時間內供血不足,出現失血性休克。
高血壓是主動脈夾層的高危因素,我國高血壓患者逐年增加,但有很大一部分人血壓仍然控制得不好,這就給該病的發生留下了隱患。有動脈粥樣硬化、血管鈣化斑塊的老人、孕婦及有主動脈夾層家族史的人,都是該病的高危人群。
生個健康寶寶是每一位媽媽的心愿,但母子平安更為重要,超過最佳生育年齡、各種婦科疾病以及高血壓等“三高”問題常常阻礙了造人計劃,也為產婦帶來了一定風險。
高齡產婦:重視胎兒排畸
父母年齡是影響生育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從生理角度來說,男性25~35歲、女性25~29歲時,身體各器官完全發育成熟,精子、卵子質量最高,是最佳生育時期。
35歲以上的孕婦,母兒并發癥的風險會大大增加,包括:出生缺陷發生率增高;妊娠合并癥、并發癥增多;流產、早產、難產比例增高等。
但晚育媽媽比年輕媽媽心智更成熟,也是優勢。
在備孕問題上,高齡媽媽不必過于緊張,備孕時應注意的細節和年輕媽媽基本一致,只有一點需要特別提醒,那就是高齡產婦應遵醫囑及時進行產前診斷,并在孕期20~24周做全面超聲檢查,排除胎兒畸形等。
小貼士
四步迎接健康寶寶
第一步:學習優生知識。
把好的因素提到最高,把不良因素壓到最低。
調整飲食結構,做到營養均衡,尤其注意補充葉酸;保持心情愉悅;改變不良生活習慣,戒煙、戒酒,不熬夜;避免接觸汞、鉛、殺蟲劑等有毒有害物;切忌濫用藥物,少用化妝品。
第二步:尋找專業咨詢。
雖然很多綜合醫院還沒設置優生科,但高齡媽媽可以分科室咨詢,比如婦科疾病咨詢婦科,營養補充咨詢營養科,孕期疾病咨詢產科等。
遇到問題時,一定不能稀里糊涂,必須到值得信賴的正規醫院咨詢。
第三步:孕前檢查要細致。
高齡婦女應在孕前半年內接受孕前優生健康檢查,檢查項目盡量細致、全面,不要有所遺漏。除了心、肺、肝、腎功能,還要查血糖、血脂等代謝指標。
另外,夫婦雙方應排除會增加胎兒畸形風險的疾患和病原體,比如弓形蟲等。
第四步:孕期預防并發癥。
產前適當運動,合理營養,控制孩子體重,以6斤~7斤為宜,爭取自然分娩,并預防前置胎盤、胎膜早破、雙胎妊娠、產后出血、產褥感染等合并癥、并發癥。
專家呼吁,對于高齡媽媽來說,最好的生育時機已經錯過,卵子質量下降的問題無法改變,因此希望女性同胞適時孕育。
婦科病:這3類治好才能懷
孕前患有婦科病,該如何備孕呢?有些疾病必須治好后才能懷孕,有些則不必過于緊張,定期檢查即可。
必須治好才能懷孕
性傳播疾病:比如生殖器皰疹、淋病、尖銳濕疣等,徹底治愈后才能考慮懷孕,以免感染胎兒。
陰道炎:其病原體可使精子活力和成活率降低,難以懷孕,需治療后再懷孕。
盆腔炎:可導致輸卵管不通,引起不孕,需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不影響孕育的婦科病
子宮肌瘤:女性最多發、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容易引起不孕或流產,一些較小、且生長部位并不影響受精卵著床的子宮肌瘤,不影響懷孕和自然分娩。
卵巢腫瘤:需依據腫瘤大小、性質等情況作出決定,很小的良性腫瘤,通常不會影響懷孕,但孕期應密切監測,預防并發癥。
但如腫瘤較大、且對卵巢排卵功能有影響,需手術切除。
慢性宮頸炎:最常見的是宮頸糜爛,無不良癥狀時無需治療,只需按時進行防癌篩查。
常見病:控糖降壓護心臟
門診中常見四類疾病,發病率較高,不僅影響母親健康,也會影響胎兒健康,需特別注意。
甲狀腺疾病
如孕婦患有甲狀腺疾病,對胎兒生長發育和智力水平都有不良影響。如孕前發現甲狀腺功能問題,應先治療,待甲狀腺各項指標達到正常后再考慮懷孕。
高血壓
女性應在孕前了解自己的血壓是否在正常范圍(收縮壓低于140mmHg,舒張壓低于90mmHg)。
孕前患有高血壓的女性應先通過治療,將血壓控制在正常范圍,再考慮妊娠,以免孕期病情加重。
首次懷孕時曾患有妊娠高血壓的女性,再次懷孕時應做好積極預防。
首先,不要有太多精神壓力,保持心情舒暢,注意充足休息;
其次,飲食要清淡,要保證蛋白質和維生素的攝入,還應適當限制熱量。
第三,最好每天測量血壓,及時了解血壓變化,如遇異常情況應及時診治;
第四,定期產檢,密切監測體重,當發生水腫、頭痛等癥狀時,應及時告知醫生,如需服用藥物,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糖尿病
患有糖尿病的女性懷孕,發生流產、胎兒先天性畸形等風險的比例要比常人高2~3倍,還容易因巨大兒造成分娩困難。
患有糖尿病的女性計劃懷孕時,建議先聽從內科醫生的指導,待病情穩定后再懷孕。首次懷孕時曾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女性,再次妊娠時,復發率高達50%左右,且巨大兒發生率也會增加。
多飲、多食、多尿是妊娠期糖尿病最明顯癥狀,有些媽媽還會出現惡心、嘔吐、疲乏無力以及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感染反復發作,應引起重視。
首先,應保持樂觀情緒,克服焦慮煩躁;
其次,應均衡飲食,調整食物結構,限制熱量,控制血糖,適量選擇糙米等膳食纖維含量較高的主食;
第三,按時產前檢查,監測血糖,控制體重。
心臟病
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女性需向專業醫生咨詢,根據心臟功能等情況評估孕期風險后,再做是否懷孕的決定。
患有風濕性心臟病(風心病)且心功能在II級以上的女性,由于病情較重,不宜懷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