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今年廣州的傳染性疾病防控,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來形容再貼切不過。前4個月重點防控H7N9,隨后是登革熱防控,緊接著防堵埃博拉,在江蘇確診今秋首例人感染H7N9病例后,該疾病在廣州也進入到了高發季。記者昨日從廣州市疾控中心獲悉,雖然登革熱的防控、埃博拉防堵占據了疾控工作的重頭,但對于H7N9的預防性監測一直都在進行。“截至目前,我們尚未在廣州的農貿市場等高危區域的外環境中檢測出病毒陽性樣本,但市民仍需提高認識,不私自屠宰、不吃未煮熟的雞”,廣州市疾控中心主任王鳴表示。
據悉,自今年4月天氣漸漸轉熱,尤其是開始進行集中屠宰、冰鮮雞上市銷售試點工作后,H7N9已幾近絕跡。市、區疾控中心的傳染病防控重點轉至對登革熱的防控當中。“但對諸如農貿市場、家禽集中飼養場所的外環境監測和動物樣本監測一直都在進行,并未發現有病毒陽性標本出現。”王鳴表示,綜合諸多傳染病、呼吸系統疾病專家的意見來看,H7N9禽流感的發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季節性,秋冬季節冷熱溫差較大時,或更冷時段都會適宜病毒的生存與活動。其中12月到次年6月是禽流感發生的高風險期。
王鳴表示,去年4月,該中心就專門進行了包含H7N9、H5N1兩類禽流感的知識培訓。要求全市各醫療機構加強對發熱、流涕及明顯呼吸道癥狀患者的管理、監控。禽流感高發期,醫生問診時,應主動提及是否有禽類、動物接觸歷史,同時呼吁患者在就診時能主動予以告知,便于引起醫生的重視,及早采取相應舉措排查。
他說,雖然目前監測暫未發現異常,但市民對于H7N9的預防意識還需加強認識。“一直以來提倡的不私自屠宰禽類,不吃未煮熟的雞肉,8成熟的白切雞更是不要觸碰等,仍是預防關鍵點。”王鳴建議,病毒能粘在禽鳥細微的羽毛上,然后形成帶毒氣溶膠懸浮于空中,未經保護的人類通過呼吸存在感染風險。與禽鳥接觸的職業人員,應佩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