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多年來,我們已經看到了許多智能服裝,它們使用不同的技術來監控穿著者的健康。然而,最近萊斯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一種新的碳納米管纖維非常柔韌,可以編織成棉襯衫。基于此,他們推出了“智能”襯衫。該襯衫采用交織的碳納米管纖維,提供與皮膚穩定的電接觸,可持續采集心臟活動數據。
這件襯衫在8月30日發表在《納米快報》上的一篇論文中首次亮相。這種纖維和金屬一樣導電,但可以清潔,穿著舒適,在體育鍛煉中斷裂的可能性很小。其強度堪比凱夫拉爾和碳纖維。
萊斯大學的工程師Matteo pascua Li說:“碳納米管線是可穿戴設備的天然組成部分,因為它們具有導電性、與皮膚的良好接觸、生物相容性和柔軟性。”
研究團隊進行了實驗,并將智能襯衫記錄實時心率數據的能力與典型的胸帶監護儀進行了比較,發現襯衫表現更好。他們還發現,這種襯衫的性能與市售電極監控器相當。
2013年,碳納米管纖維首次在pascua Li實驗室引入。此后,每一根含有數百億個納米管的纖維都被研究作為修復受損心臟的橋梁,并被應用于大腦電子接口、人工耳蝸、柔性天線等領域。
起初,納米管纖維的細絲約22微米寬,非常細,無法用縫紉機加工。研究人員與銷售小型機器的公司合作,成功地編織了纖維,并將它們以之字形縫在可拉伸的織物上。電極與藍牙發射器等電子設備相連,可以向智能手機傳輸數據。
"這件襯衫必須緊貼胸部。"該研究的主要作者、萊斯大學的研究生勞倫·泰勒(Lauren Taylor)說,“在未來的研究中,我們將專注于使用更密集的碳納米管線,這樣(襯衫)就有更多的表面積與皮膚接觸。”
研究人員表示,這種光纖也可以嵌入天線或發光二極管中。稍微改變纖維最終將允許衣服監測生命體征和呼吸頻率。其他潛在用途包括汽車或軟機器人的人機界面,或作為天線、健康監測器和軍裝中的防彈保護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