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h/】為推進“在職黨員進社區”活動,建立黨員服務社區長效機制,沈陽市在7月1日前夕組織開展了以“踐行群眾路線,共建幸福家園”為主題的在職黨員服務周活動,圍繞“四服務、四堅持”,走進社區、做好本職、做好奉獻、樹好形象,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活動。
6月28日,第一屆“在職黨員進社區”志愿服務周啟動之際,沈陽市社區黨組織組織在職黨員根據專業在社區開展政策宣講、法律維權、醫療義診等個性化服務。同時收集轄區困難黨員群眾、空巢老人、外來務工人員的微心愿,由在職黨員自愿認領,開展圓夢服務。活動中,沈陽還要求廣大在職黨員帶頭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帶頭改善鄰里關系,參加服務隊,幫扶困難戶等“十帶頭”“六個一”志愿服務。此外,沈陽市要求在職黨員在其居住或共同建設的社區至少開展一次志愿服務。
活動期間,和平區組織省、市單位在職黨員11138名和部分在職黨員,到全區13個街道的103個社區,以專業知識開展政策宣講、法律維權、科普宣傳、免費醫療咨詢等20余項個性化服務。采訪中,社區居民劉建國告訴記者,“黨員干部越來越接地氣,感覺和黨員干部的關系越來越近,感情越來越深”。
鐵西區凌空街道九街社區80歲老人張世杰是一位失去獨子的老人。前段時間摔斷了腰,希望有人能像自己的孩子一樣來看望她。在職黨員陸小舟在認領了張世杰的心愿后,每天早晚都會到張阿姨家為她做飯,收拾家務,和她聊天。老人激動地說,“陸小舟真的比我的親生女兒好……”就是這樣一個真實而具體的夢想,拉近了黨員與群眾的距離,展現了黨員在社區服務群眾的“大關懷”。
作為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93周年的重要活動,沈陽市將開展志愿服務周活動作為深入貫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的重要舉措。各級黨員領導干部通過領導,充分發揮模范作用,帶動廣大在職黨員走進社區、服務群眾,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辦實事、解難題、做好事。社區黨組織實行“錯時服務制”,通過輪班、輪崗等方式合理安排社區辦公時間,相互有效銜接。通過QQ群、短信、微信等信息互動平臺,廣大在職黨員可以第一時間了解社區活動內容,提高活動“知曉率”。
各單位黨組織注重加強對社區在職黨員活動的管理,將活動與年度考核、首評、優評緊密結合,努力推動“社區在職黨員”準入化、服務化、常態化,真正做到活動落實、群眾受益。
在“在職黨員進社區”活動中,秋瑾醫院42名臨床主任深入沈陽市沙河社區為群眾排憂解難,接受各類咨詢419次、檢查264次。他們以精湛的醫術和熱情的服務履行了黨員的職責,受到了社區群眾的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