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一只手掌大小的“蜘蛛”,躺在皮膚上,在X射線的照射下,可以輕松“識別”皮膚下的病灶,針“口”啄刺迅速,讓患者不必再遭受反復穿刺的痛苦。這樣的新型醫療器械即將在我市醫生創業園誕生。昨日,第三批17家博士創業企業正式簽約落戶青島博士創業園。記者實地采訪發現,不僅有擁有專利的醫生入駐,還有來自北京、上海的“博士群體”入駐。新鮮的“定位器”輕松找到病灶。
在許多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中,第一步是確定病變的位置,病變往往隱藏在皮膚下和器官外,只能通過CT掃描來確定。病變越小,越難確定。很多情況下,醫護人員需要多次穿刺才能確定位置,不僅對患者造成傷害,也增加了患者和醫護人員接受輻射的時間。如果用機械臂代替醫護人員扎針,一個小裝置就可以直接找到病灶,可以大大減少時間。此次入駐的17家企業中,由盧文山博士創辦的青島唐友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研發了3D穿刺定位系統。這個小“蜘蛛”和后端的機械臂可以輕松解決這個問題。
“這個小裝置主要由塑料制成,分為兩部分:定位針和固定器。針頭部分是金屬的,在輻射下可以直接出現。焦點、針和固定端為3.1線。首先,確定CT下的位置。然后,直接扎針,馬上就能找到焦點位置。”據團隊工作人員介紹,蜘蛛周圍的幾條腿可以直接附著在患者的皮膚上。x光觀察后,針的“小口”只需一次就能刺穿病灶,患者無需反復忍受血肉之痛。整個針刺過程由智能機械臂完成。
金北京“博士團”集體來到青島。
與傳統的CT儀器相比,該系統采用機械臂代替醫護人員,可以快速準確地找到患者的病灶,節省手術時間,減輕患者痛苦。因為這些優勢,這只“蜘蛛”已經擁有了三項專利。“9月份申請醫療器械證書后,就可以正式推廣了。”據了解,機械臂的研發和不同規格“蜘蛛”的設計將在博士創業園繼續進行。不僅盧文山博士帶來了自己的專利落戶,來自美國的運動醫學院院士史博士也帶著自己的運動飲料來到青島創業。據石介紹,他創辦的青島中潤半島運動營養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運動功能飲料的研發,專注于健身房的運動員。
北京“博士團”也出現在第三批企業中。“一位入選‘千人計劃’的學者已經在青島成立了公司。他手下的工作人員得知博士創業園的消息,前來詢問入園細節。后來他回到北京,把認識的四個醫生都帶到青島創業。復查前兩天,他們認識的另一個醫生也提交了申請,五個醫生一起來青島創業。這些醫生仍然是朋友。”樸博士工作人員表示,五位“集團”醫生創辦的公司涉及新能源、電力、環保和生物技術等不同領域。
秘密的“學霸”老板都是醫生。
據了解,博士創業園自2013年11月正式開園以來,已有近80名博士生或企業前來咨詢,前兩批已有13家企業簽約入駐。經過幾個月的經營發展,現已用工150余人,其中3家企業實現了產業化、市場化,總營業額157萬。加上昨天入駐的17家企業,現在整個博士創業園有30家企業。除了一家法律中介,29家企業的創始人都是醫生,堪稱島城“學霸”最集中、學歷最高的園區。
29家博士企業中,20家擁有多項發明專利,4家處于專利申請階段,1家獲得科技進步獎,涉及高端裝備制造、生態環保、海洋產業、生物制藥等多個領域。整個園區規劃總建筑面積約3萬平方米。現在,一期2121.62平方米去年投入使用,二期1.71萬平方米本月投入使用,三期8000平方米規劃設計,預計明年初竣工。
中國第一艘考古船抵達青島。
今年1月24日,我國首艘水下考古船“中國考古01號”在重慶長航東風船舶工業公司正式下水試航,肩負起中國海洋水下考古的重任。中國從此告別了“漁船租賃時代”。經過半年的航行,“中國考古01號”昨天下午3點抵達青島,停靠在中原碼頭。接下來,船體將經歷大量的維護工作。
記者了解到,這艘考古船裝備精良,可持續30天,抗8級風浪穩定性強,還可以使用空空氣隔離艙保護文物。(記者王曉宇實習生賈森宋新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