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Book江西手機報:電信、聯通用戶發短信JX到10626655,移動用戶發短信JXB到106580009,3元/月。
●醫患信任的消失根源于不合理的醫療制度。公立醫院的“逐利基因”如果不從制度上根除,醫患之間的信任將是空的城堡。
據悉,湖北農民萬潤平因尿痛前往醫院檢查,意外發現右腎消失。他之前在一次車禍中受傷,在湖北省人民醫院做了肝臟修復。為此,萬潤平懷疑醫生在手術中偷了右腎。雖然醫學專家認為是創傷性腎萎縮,但萬潤平一直沒有認識到,目前還在討論中。
客觀來說,創傷性腎萎縮的病例并不少見。但是,作為一個農民,萬潤平沒有專業知識,聽過太多“醫生偷腎”的謠言,所以他寧愿相信“江湖險惡”,也不愿相信“醫生無罪”。右腎的消失反映了醫患信任的消失。
醫患之間的誤解通常是由于醫患溝通不暢造成的。醫學是一門極其復雜的科學。一個人即使一生潛心學習,也只能成為某一領域的專家,而不能成為醫學上的通才。醫生依然如此,更不用說病人了。比如從病人的角度來說,一個腎臟莫名其妙的消失了,簡直就是天方夜譚。讓患者理解和接受這個事實,這是永遠無法用一兩句話解釋清楚的。但在臨床實踐中,很多醫生“家長式”的傲慢、倨傲或不善于溝通,對患者不友善,使其無法理解醫學的局限性和風險性,從而為醫患沖突埋下隱患。一旦發生醫療事故,患者立即啟動“有罪推定”模式,懷疑醫生道德淪喪,最終導致醫患矛盾。
醫患信任消失的根源在于不合理的醫療制度。現代醫學的本質是“陌生人的關懷”。一張小小的掛號單,醫患雙方就訂立了合同,形成了委托和被委托的關系。患者之所以愿意將自己的生命托付給一個“陌生人”,主要是基于對醫生的信任。然而,由于我國醫療體制改革的滯后,醫生的整體公信力受到嚴重損害。比如公立醫院的補償機制不合理,由于生存壓力,醫院只能將創收指標層層分解,鼓勵醫生多開藥、過度檢查,導致醫患成為經濟對子。在這樣的制度下,看病就像是一種商業交易。患者如何不懷疑醫生的動機?似乎只有理順公立醫院的補償機制,讓醫患成為利益共同體,才有可能拆除醫患之間的“信任屏障”。公立醫院的“逐利基因”如果不從制度上根除,醫患之間的信任將是空的城堡。
從長遠來看,建立穩定持久的醫患信任,醫患雙方不僅要成為利益共同體,更要成為價值共同體,即雙方有共同的醫學價值觀。比如醫生和患者對醫學功能的認知差距還是很大的。病人認為病人是站著進來的,絕不能躺著出去。人去醫院是不會死的。死是醫生的錯。醫生認為,醫學是有風險和有限的。醫生再怎么努力也治不好所有的病,更談不上逆轉生命的衰亡。因此,醫生和患者應該逐漸達成共識:醫學的使命不是消滅疾病、衰老和死亡,而是緩解癥狀、緩解痛苦、撫慰心靈;面對疾病,醫生和患者目標一致,應該共擔風險。特殊情況下,醫患雙方應保持信任和尊重,不要將所有責任轉嫁給對方。從這個意義上說,醫改不僅要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更要解決醫療價值觀的問題。培養正確的生死觀、醫療觀和健康觀是構建和諧醫患關系的根本之策。
腎臟消失是醫學問題,不管是萎縮還是切除,真相遲早會大白。然而,醫患信任已經消失,這是一個社會問題,需要長期修復。改革不合理的醫療體制,培養正確的醫療價值觀,使醫患雙方成為利益和價值共同體,是挽救醫患信任危機的“終極解決方案”。(白劍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