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腫瘤突變的能力可以使其避開化療等療法而順利逃脫。因此,在癌癥治療中,研究人員促進癌細胞基因突變可能不是一種合理的方法。最近,在國際期刊《自然通訊》上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中,來自梅奧診所和其他機構的科學家分析了小鼠模型和人類細胞。研究采用了一種違反直覺的方法。他們發現,當這種方法使癌細胞對化療產生耐藥性時,也會促進癌癥對免疫療法的敏感性。因此,這種方法可能能夠成功地處理各種類型的腫瘤和個體患者基因組。
圖片來源:國家衛生研究院。
研究員Richard Vile博士表示,在研究了兒童腦腫瘤和黑色素瘤模型后,我們發現在小鼠體內,高水平的APOBEC3B蛋白可能會驅動更高的腫瘤突變率,同時,高水平的APOBEC3B還會促使癌細胞對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變得敏感,這是一個主要的免疫治療機制。
研究人員指出,當我們將其放入疫苗治療的環境中時,這些突變會產生新的抗體結合位點,這些結合位點是肽,可以作為殺傷T細胞的主要靶點。當與檢查點抑制劑聯合使用時,它們可以作為一種跨腫瘤的治療方法。
本研究結果表明,皮下黑色素瘤和腦腫瘤模型的治愈率較高,無論腫瘤類型或部位,治療效果均較好。此外,研究人員還發現,并不是每個人都需要一種個體化的治療方法,后來的研究人員希望通過更深入的研究,將相關研究成果轉移到兒童腦腫瘤的臨床試驗中。(Bioon.com生物谷)
原始來源:
[/h/國家通信。2020年2月7日;11(1):790.doi:10.1038/s 14467-020-14568-7。[/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