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米克?菲爾普斯(MickPhillips)是一名美國威斯康星州的普通居民。2009年的秋天,他開始了劇烈的咳嗽。起初他以為只是偶受風寒,然而診斷的結果卻是3期肺癌。米克立即接受了放療與化療,然而他的醫生告訴他,每一輪治療的效果都會逐漸下降。醫生沒有告訴他的是,按照疾病統計的數據,他的時日已剩下不多。
米克做出了一個誰也沒想到的選擇:前往古巴。
提到古巴,很多人可能想到的是雪茄、卡斯特羅、海島風光以及中國女排曾經的強勁對手。不過,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古巴擁有極為成熟的生物制藥產業。因為遭受美國的經濟貿易制裁,古巴難以獲得先進的醫療藥品,這也促使古巴白手起家,建立起自己的生物制藥產業。在上世紀90年代,古巴分子免疫中心(CentrodeInmunologíaMolecular,CIM)在哈瓦那建立。經過多年的發展,CIM開發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創新療法CimaVax已成為了古巴生物制藥產業最著名的成就之一。
CimaVax是一種疫苗,它的雛形出現于上世紀80年代,甚至早于CIM的建立。當時,科學家們正在研究表皮生長因子(EGF)通路,它正是癌細胞不受控制的增生原因之一。科學家們意識到,當EGF與細胞表面的EGF受體結合后,就會刺激細胞增生。而癌細胞表面的EGF受體數量,是普通細胞上的千倍。
為了避免這兩者間的結合,美國與歐洲的科學家們開發了一系列阻斷EGF受體功能的新藥。它們其中的一些已經順利上市,用于治療乳腺癌、結腸癌與肺癌。然而這些藥物都有不小的副作用。
“我們為什么一定要去阻斷受體,而不去阻斷血液中的EGF呢?”曾參與CimaVax研發長達數十年的科學家吉塞拉?岡薩雷斯(GiselaGonzalez)博士說道。
在這一新思路下,吉塞拉與她的同事們人工合成了EGF,并加以兩種能激發免疫反應的免疫佐劑,造出了CimaVax疫苗。在小鼠和猴子的試驗中,他們確認這類疫苗能激發免疫系統產生針對EGF的抗體,從而降低血液中的EGF含量,并阻斷EGF與EGF受體的結合。用了這些新藥的患癌動物,壽命都得到了有效的延長。
在1994年,10名患者接受了首批CimaVax的治療,以測試這種創新療法的安全性與有效性。在取得突破性的成功后,越來越多的患者開始使用CimaVax。在古巴進行的多項臨床試驗表明,對于那些血液中EGF水平上升的NSCLC患者,CIMAvax療法能夠顯著延長他們存活的時間。其中 20%的患者接受疫苗治療后存活期超過5年,而對照組沒有任何患者活得那么長。
時至今日,已有將近4000名患者接受了該療法的治療。目前,這種新型疫苗已在古巴、秘魯與委內瑞拉上市,于歐盟和馬來西亞的臨床試驗也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
“我們認為CimaVax非常令人興奮,”美國羅斯威爾帕克癌癥研究所(RoswellParkCancerInstitute)免疫學系主任凱文?李(KelvinLee)教授說:“它價格低廉,施藥方法簡單,毒副作用很小。古巴的研究人員已經完成了一系列臨床試驗來證明它可以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
凱文甚至向美國FDA遞交了申請,希望引進CimaVax在美國進行臨床試驗。如果申請成功,這將是第一例古巴生產的醫藥制品在美國進行的臨床試驗。
而值得一提的是,CimaVax并非古巴在肺癌治療上的唯一突破。2013年,一款叫做Vaxira的新藥在古巴獲批上市。這款新藥能夠特異性地靶向肺癌細胞上的NeuGcGM3受體,并激發人體免疫系統的活力,起到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作用。
“他們在古巴完成的一切令人不可思議。”西密歇根大學醫學院免疫中心的負責人托馬斯?羅斯坦教授說道。由于與CIM有著合作關系,他經常訪問古巴。在這些旅程中,他熟知在美國的禁運下,這個國家進行新藥研發的資源有多么稀缺,環境又有多么惡劣。
故事再回到米克。由于美國與古巴曾處于長期的禁運,他無法獲取古巴的肺癌新藥。因此,他不得不攜帶冷藏設備飛到古巴,購買藥物,并飛回加拿大,通過檢查不怎么嚴格的陸路回到美國,并驅車11個小時回到威斯康辛的家。
他這樣長途跋涉,僅僅是因為想要獲取一款有望延長自己生命的藥物。
好在,米克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在經歷了病情的復發后,他的主治醫生認為他只有半年到一年可活,5年生存率為0%。而接受了CimaVax的治療后,米克體內的腫瘤已經消失了。現年79歲的他甚至開玩笑說,他會死于其他的疾病,而不是肺癌。
“當時我沒有任何理由相信古巴是一個正確的選擇,但我也沒有任何理由去阻止他們尋找生機,”米克的主治醫生回憶說:“但他奇跡般地活到了現在。如果你相信上帝,那么這是神跡。如果你相信科學,那么這就是CimaVax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