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胃癌是常見的惡性
腫瘤之一,
胃癌的死亡率居我國惡性
腫瘤的首位,復發和轉移是導致
胃癌死亡率高居不下的主要原因。多數胃癌患者在確診時已失去了根治手術的機會,即使能夠手術,術后復發和轉移率也很高。
胃癌是對化療相對敏感的消化系統
腫瘤,可是缺乏公認、規范的高效方案。晚期胃癌化療效果不佳,復治者更差,且無標準化療方案。對此,采用希羅達聯合奧沙利鉑方案作為二線方案治療晚期胃癌,取得較好療效,總結報道如下。
目的:探討希羅達聯合奧沙利鉑治療晚期胃癌的療效。
方法:43例經內鏡活檢或手術病理檢查確診且有可測量指標或可評價的晚期胃癌患者,接受希羅達2.0g/m2d1~d14,奧沙利鉑130mg/m2(2h靜脈滴入),d1每2ld重復l次。共6個周期。
結果:CR5例,PR21例,SD8例(18.6%),PD9例(20.9%)。有效率60.5%(26/43),臨床獲益率為79.1%。主要不良反應為骨髓抑制,手足綜合征,腹瀉等胃腸道反應,其他不良反應少見。
結論:初步研究結果提示,希羅達聯合奧沙利鉑方案對晚期胃癌療效好且相對安全。
胃癌全球每年新發病例約93.4萬人,位居所有惡性腫瘤的第2位。在確診的胃癌患者中,≥90%為進展期胃癌,晚期復治的胃癌患者具有體質差和化療耐受性差、耐藥性明顯、化療療效偏低等特點,成為臨床治療難點。為了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延長生存時間,尋找新的化療方案已經成為治療晚期胃癌的主要策略。以前消化道腫瘤的化療多以5-FU和(或)DDP為基礎,初治的近期有效率在30%~50%,但對復治患者有效率很低,治療效果較差。
許多新藥如紫杉醇類、拓撲異構酶l抑制劑伊立替康以及第3代鉑類衍生物奧沙利鉑等的出現,為進展期胃癌的治療提供了更有效且更安全的方案。國內報道DDP腹腔內滴灌并奧沙利鉑聯合為主的全身化療方案治療晚期胃癌有一定療效,是治療晚期胃癌的一種選擇,但毒副反應較大,在臨床推廣有一定限度。
我們觀察了以希羅達和奧沙利鉑的聯合化療方案對晚期胃癌復治患者的療效。本研究全部患者既往均使用過5-FU和(或)DDP,72.1%的患者使用含紫杉類的化療方案。我們應用希羅達聯合奧沙利鉑方案治療后的有效率高達60.5%,臨床獲益率為79.1%。其中完全緩解率為11.6%。表現出良好的應用前景。
希羅達具有高度的抗腫瘤活性,大多數實體瘤中的胸苷磷酸化酶活性高于相應的正常組織。人體藥效學研究顯示,卡培他濱吸收良好,在腫瘤組織中氟尿嘧啶的濃度明顯高于鄰近的正常組織。在臨床Ⅰ期研究中,卡培他濱對曾接受過多次治療的胃癌患者,具有客觀的療效。近年有一些報道顯示,卡培他濱對晚期胃癌仍有較高的療效。
本組有效率60.5%(26/43),臨床獲益率為79.1%。表明卡培他濱聯合奧沙利鉑對既往接受過多個化療方案治療無效的晚期胃癌患者是一種有效的聯合方案。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質量,多數患者耐受良好,值得推廣應用,建議進一步研究其在一線方案中的應用價值。
主要不良反應為骨髓抑制,手足綜合征,末梢神經炎,腹瀉等胃腸道反應,其他不良反應少見。Ⅲ+Ⅳ度白細胞減少發生率44.2%。因此,應用卡培他濱([url=http://m.baseldya.com/goods/2254.html]http://m.baseldya.com/goods/2254.html[/url])與奧沙利鉑聯合方案化療時要注意及時使用G-CSF防治粒細胞減少癥。
本組胃腸道反應較輕,主要與化療前后應用5-HT受體拮抗劑有關。5-HT受體拮抗劑可以使大部分患者的消化道反應得到良好控制。
吃希羅達會不會產生嚴重的不良反應?出現不良反應的時候應該怎么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