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胃癌占消化系統癌腫的50%左右,好發生于4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但由于這些人常常已有慢性心、肺、肝、膽病,所以很容易疏忽了
胃癌;還有許多人則因懼怕x光胃腸透視及胃鏡檢查,從而失去了及時診斷和手術的機會,致使癌腫廣泛轉移而導致死亡。
那么,
胃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呢?
[b]胃癌的早期癥狀多隱匿:[/b]
(一)胃癌的早期癥狀70%以上可毫無癥狀。根據發生機理可將晚期癥狀分為4個方面。
1、因癌腫增殖而發生的能量消耗與代謝障礙,導致抵抗力低下、維生素缺乏等,表現為乏力、食欲不振、惡心、消瘦、水腫、發熱、皮膚干燥和毛發脫落等。
2、潰爛而引起上腹部疼痛、穿孔等。疼痛常為咬嚙性,與進食無明確關系或進食后加重。有的象消化性潰瘍的疼痛,進食或抗酸劑可緩解,這種情況可維持較長時間,以后疼痛逐漸加重而持續。癌腫出血時表現為糞便隱血試驗陽性、嘔血或黑糞,5%患者出現大出血,甚至有因出血或穿孔等急腹癥而首次就醫者。
3、的機械性作用引起的癥狀,如由于胃充盈不良而引起的飽脹感、沉重感,以及無味、厭食、疼痛、惡心、嘔吐等。位于賁門附近可侵犯食管,引起打呃、咽下困難,位于幽門附近可引起幽門梗阻。
4、癌腫擴散轉移引起的癥狀,如腹水、肝大、黃疸及肺、腦、心、前列腺、卵巢、骨髓等的轉移而引起相應癥狀。
(二)胃癌的早期癥狀可無任何體征,中晚期癌的體征中以上腹壓痛最為常見。1/3患者可捫及上腹部腫塊,質堅而不規則,可有壓痛。能否發現腹塊,與癌腫的部位、大小及患者腹壁厚度有關。胃竇部癌可捫及腹塊者較多。
其他體征多由晚期或轉移而產生,如腫大,質堅、表面不規則的肝臟,黃疸,腹水,左鎖骨上與左腋下淋巴結腫大。男性患者直腸指診時于前列腺上部可捫及堅硬腫塊,女性患者陰道檢查時可捫及腫大的卵巢。其他少見的體征尚有皮膚、腹白線處結節,腹股溝淋巴結腫大,晚期可發熱,多呈惡病質。此外,的癌旁綜合征包括血栓性,黑棘病和皮肌炎可有相應的體征。
除了了解胃癌的早期癥狀之外,還需要了解胃癌的癌前病變表現:
胃癌的癌前病變是指能演變為胃癌的良性胃部病,主要有胃炎、胃潰瘍、胃息肉等。
[b]一、慢性胃炎[/b]
慢性萎縮性胃炎可發展為胃癌,其癌變率為0~10%,我國為2%左右。萎縮性胃炎與癌變有關的因素:
1、病變部位胃竇胃炎比胃體胃炎癌變率高,前者可高達10%;
2、腸上皮化生慢性胃炎伴有腸腺化生者其癌變率較無腸化者高4倍;
3、異型增生。重度異型增生可演變為胃癌。
[b]二、胃潰瘍[/b]
胃潰瘍癌變問題意見不一,目前多認為可能發生癌變,但其癌變率不高約在1%以下。
[b]三、胃息肉[/b]
胃息肉從組織學上分為二類:
1、增生性息肉;
2、腺瘤性息肉,后者可發展成腺癌。有學者檢查339例切除的胃息肉,發現20.8%有向胃癌移行的癥據。
[b]四、殘胃[/b]
由于胃部分切除術廣泛施行,殘胃癌的發生率也隨之增加,尤其是經Bi-IIrlthⅡ式手術方式者。胃切除后的殘胃可發生癌變,但一般需10年以上,其發生的原因可能為:膽汁及胰液返流,殘胃發生萎縮性胃炎,胃酸降低,胃內細菌異常繁殖,使二級胺或亞硝酸轉變為亞硝胺而誘發癌。
通過對胃癌早期癥狀以及胃癌癌前病變的表現的了解,增加對胃癌發生的警惕性,定時進行體檢,有助于預防胃癌的發生。
預防胃癌需要注意些什么問題?怎樣才能在早期發現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