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據外媒NewAtlas報道,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圍內死亡的首要原因,但如果有更好的預警系統,這個數字是可以降低的。一項新的研究概述了一種利用納米粒子使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發出超聲波的系統。
一生中,斑塊會在動脈中積聚,但最危險的斑塊被稱為“易損斑塊”。這些斑塊可能會變得不穩定,導致突發健康問題的風險更高,如心臟病發作或中風。
然而,這些斑塊的不穩定性被認為主要是由免疫細胞試圖清除它們引起的。炎性免疫細胞,稱為單核細胞,對動脈壁的刺激做出反應,然后轉化為巨噬細胞,其工作是“吞咽”有害的脂質。這些細胞的積累可能會導致斑塊破裂,從而導致血凝塊阻塞血流。
因此,在新的研究中,密歇根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了這種免疫細胞的聚集。他們使用由碳納米管制成的納米顆粒來突出免疫細胞,從而突出斑塊。
該研究的作者BryanSmith說:“我們新技術的優勢在于它的選擇性。如果你看正常的血管和有斑塊的血管,有斑塊的血管中有更多的巨噬細胞和單核細胞。但是我們的方法實際上是研究單核細胞和巨噬細胞。很少有其他類型的細胞能吸收納米粒子。”
一旦免疫細胞吸收了納米粒子,研究小組就可以通過激光照射動脈來尋找它們。納米粒子通過發射超聲波對光做出反應,然后傳感器可以接收到超聲波,提醒科學家斑塊的存在。
史密斯說:“我們把光放入動脈,在那里我們放入某些類型的粒子,它們可以吸收光。作為這種能量釋放的產物,它們可以以我們可以察覺的方式對我們‘大喊’,它們可以用來創建三維圖像。”
研究小組在老鼠身上測試了這個想法,發現納米粒子使研究小組識別斑塊的能力比對照組高六倍。理想情況下,這可能會導致一種在斑塊導致心臟病發作或中風之前診斷斑塊的新方法,以便醫生有更多的時間進行干預。同一團隊先前的研究表明,這些納米粒子可以用于直接遞送抗斑塊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