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近日,我國首個多肽核酸納米藥物創新基地由新藥產業化創新企業圣諾藥業在廣州國際生物島正式成立,標志著國產核酸藥物從研發階段邁向產業化發展的第一步。
走出生物島,走出廣州,走出國門。
新建創新基地位于廣州國際生物島標準產業單元三期,占地面積800平方米,其中核心中試車間300平方米,配套QC檢測實驗室500平方米。2020年8月,創新基地開工建設。到2021年7月,生產線硬件設施已經安裝完畢,其中品控實驗室率先投入使用,整個建設用時不到一年,再次體現了“黃埔速度”和“生物島速度”。
未來,相關核酸藥物也正是從這個“小”創新基地源源不斷地流出,供給國內外眾多科研機構和醫院,在癌癥、纖維化疾病、代謝性疾病、病毒感染等領域進行臨床試驗。預計年藥品產量可達15萬瓶,將完全滿足圣諾藥業核酸藥物的臨床試驗要求。
除了國際GMP標準化管理的運行機制外,基地建設最關鍵的一點在于隔離器生產線的采用,即空氣體潔凈度按照“C+A”模式設計。在這里,所有操作均由測試人員在C類環境和A類環境——無菌空室(ISO5級)通過隔離手套進行,生產過程對照國際一流的藥物制劑技術嚴格控制。
圣諾藥業(中國)首席技術官、基地負責人王永祥博士表示:“產品質量關系到患者的安全。只有成功實施從生產到臨床的全過程質量控制,才能證明這里用于臨床中試樣品生產的工藝也可以用于商業化、規模化生產,才能走出生物島、走出廣州、走出國外。"
見證中國生物醫藥產業的下一個十年。
創新基地的建立為國內外核酸納米藥物的發展帶來了戰略意義。
以圣諾藥業研發進展最快的核酸納米藥物STP705為例。獲得美國FDA授予的治療膽管癌和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的孤兒藥資格,在腫瘤治療領域率先獲得II期試驗陽性結果。
此外,它還顯示了原位治療皮膚鱗狀細胞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接受該藥物后,大多數受試者原位皮膚鱗狀細胞癌被完全清除,達到了臨床試驗的主要終點。
創新基地的建立將推動STP705等藥物的完整臨床試驗。作為圣諾制藥(中國)的首席技術官,擁有30年GMP經驗的王永祥博士,此前曾擔任無錫無錫無錫藥明康德(現無錫藥明康德)的首任技術總監,參與其生物制藥基地的建設和GMP運行質量體系的建立,為國內首家PD-1單克隆抗體上市企業產業化基地的工程建設和工藝優化提供專業咨詢。
如今,他將目光投向廣州國際生物島,瞄準圣諾制藥的技術平臺和產品鏈,希望再次見證核酸醫學的成功發展,見證中國生物醫藥的下一個十年。“一旦STP705和STP 707藥物的臨床結果達到預期,我們首個符合市場要求的小核酸藥物將成功上市并銷往全球市場。屆時,該基地將成為誕生于生物島的中國乃至世界核酸納米技術產業化的發源地,并將應用于新冠肺炎疫苗、流感疫苗等領域為人類做出貢獻。”
或將成為國內首個核酸干擾藥物。
作為核酸納米藥物領域的先行者,圣諾藥業正在中美兩國進行深度部署,致力于成為全球前五大核酸藥物企業。
目前已完成融資2.64億美元,在港交所提交IPO申請并獲受理,或將成為中國核酸干擾藥物第一股。
擁有30多年經驗的圣諾藥業董事長、創始人、CEO楊璐博士,也很早就與廣州開發區、廣州國際生物島建立了聯系。他不僅早在1999年就參與了生物島的圖紙規劃設計,還于2012年正式將企業落戶生物島,成為“首批島民”之一。
左圖:圣諾藥業CEO楊璐博士;右圖:圣諾藥業(中國)首席技術官王永祥博士。
今年是圣諾藥業在生物島發展的第九年。CEO楊璐博士感嘆:“廣州商業體系發達,歷史悠久,其中生物島是不可復制的輝煌生物醫藥產業園,其獨特的環境在世界上獨樹一幟;隨著程諾建華、百濟神州等新企業的倒下,后發優勢更加明顯。9年前,從入駐生物島的第一天起,我們就做好了布局,希望在廣州開發區實現產品的產業化生產,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整個生物醫藥產業的生態交流和發展。如今,創新基地的順利建成,為目標的實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圣諾藥業(中國)首席技術官王永祥博士表示:“目前,生物島正在扮演承載歷史的角色,讓知識得到充分尊重,能力得到充分發展,大家想象中的目標終于實現了。圣諾藥業迄今已完成的創新基地建設就是最好的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