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黎明新聞網——黎明時分,患者可以在自家門口享受到市內大醫院的專家醫療服務,省去了出行的艱辛,降低了醫療費用。今年以來,埇橋區在全市率先試點醫療服務社區建設。4月,以市第一人民醫院為牽頭單位,以大店鎮、祁縣鎮、蘆嶺鎮、家溝鎮、富力鎮、永安鎮6家鄉鎮中心衛生院為成員單位的醫療服務共同體正式啟動。截至目前,“醫共體”6個鎮村21萬余人受益,區外就醫人數大幅減少。“醫共體”人均醫療費用同比下降7.75%。
長期以來,患者涌向大病大醫院,導致基層醫院醫療資源利用率低,大醫院人滿為患。為充分利用醫療資源,實現分級診療,今年年初,埇橋區按照省衛計委的指導意見,率先啟動縣域醫療服務社區試點工作。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中心對2015年參合人數較多的鎮進行了對比篩查,對2013年、2014年各鎮住院及門診費用、病種結構、患者流向等情況進行了統計分析。最終確定市第一人民醫院為龍頭醫院,包括大店鎮中心醫院在內的6家鄉鎮衛生院為成員單位的醫療服務社區。醫共體啟動以來,區衛健局制定了相關配套文件,規范醫共體合作醫療基金支付方式、雙向轉診實施方案、醫生晉升中、高級職稱前下派到基層醫療機構實施辦法。市第一人民醫院作為牽頭單位,不僅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設備建設、人才建設,還每周組織各部門臨床、護理專家到“醫共體”鄉鎮衛生院進行走訪,提升鄉鎮衛生院診療水平。
據悉,為逐步實現全區“鎮首診、分級診療、快速分診、雙向轉診”的目標,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中心還實施了村醫簽約服務,引導群眾有序就醫,著力構建“小病在鎮、大病在院、康復回鎮”的就醫格局。醫院率先為基層轉來的患者開通“急救綠色通道”,門診、查體、住院等轉診患者優先。,及時將符合下一級轉診目標的患者轉入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記者張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