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現在在家看病太方便了。”7月17日上午,青島市胸科醫院5名專家帶隊走進萊西店埠鎮余家小里村,為100多名村民提供免費義診,方便他們就醫。同時,為了提高村醫的醫學知識水平,當天上午青島市胸科醫院的專家在店埠鎮醫院舉辦了“醫學知識”講座,50多名前來聽課的村醫從中受益。
100多人接受專家免費門診。
7月17日上午9時,記者趕到萊西市店埠鎮余家小里村,發現村委會大院內有自行車、電動三輪車停放在此。不時有村民過來。
“前天接到通知,青島的一位專家今天來門診,一大早就到了。”村民李大爺告訴記者,自從干完農活,他就覺得胸口有些憋氣,總覺得喘不過氣來。今天,他是胸科醫院的專家,只是來看看。
進入房間,記者看到,五位身穿白大褂的專家坐滿了前來接受義診的村民。五位專家也各司其職,包括外科、內科、中醫、血壓血糖測量。同時,每個專家的辦公桌上都擺放了相應的標牌,讓前來看病的村民一眼就能看出來。
“每次干完農活,我的頸椎都覺得很累。”60歲的王大爺說。然后,檢查完王叔叔,外科醫生告訴他,他患了頸椎病。外科醫生建議王叔叔可以去正規醫療機構檢查。為了緩解王大爺的病情,外科醫生當場教了他牽引等幾個小妙招,緩解他日常生活中的疼痛。
"在家接待專家門診非常方便."接到義診的吳阿姨笑著說,過去她早上6點就要起床去萊西,還要坐公交車去青島。一般在青島10點以后,她下午登記完大概趕不上回萊西的末班車。
據了解,當天有100多名村民接受了專家免費咨詢。對于此次村內專家義診活動,萊西市店埠鎮政府相關工作人員介紹,今年以來,鎮政府工作人員在走訪村莊時發現,村內醫療條件有限,村醫醫療水平相對較低。為了讓村民看病更方便,店埠鎮政府和余家小里村第一書記李積極聯系青島市胸科醫院,請專家帶代表團到村里為老百姓提供義診。
“如果身體不適,要及時就醫。”
在診所,一位老人引起了記者的注意。記者看到,老人走路與常人不同,雙腳無法正常行走。在接受了專家的義診后,一位外科專家告訴記者,這位60歲的老人因為常年飲酒,沒有注意雙側股骨頭壞死,后來病情越來越嚴重,導致他現在走路的步伐看起來像“剪刀腿”。
據青島市胸科醫院內科專家鄒越介紹,如果患者在三年前患病時及時到醫院就診,康復的機會很大。現在如果需要關節置換,光是醫藥費就要8-10萬,但是現在還不能預測手術后的恢復情況。
鄒越還說,在今天早上來到義診的村民中,許多人并不關心自己的病情,或者他們很幸運地認為自己肩傷后就會過去。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想法。
“有些疾病在首次確診時,康復的機會可能更大。往往鄉鎮群眾由于醫療意識差,沒有及時就醫,導致病情延誤。”鄒越告訴記者,在義診期間,他們也發現了不少這樣的病例,因為治療不及時,導致病情加重。
“在義診的同時,我們也加強了這方面的宣傳,讓老百姓對疾病有了正確的認識。”鄒越告訴記者,雖然免費診所為人民服務,但更重要的是提高他們的健康意識。如果感到不適,必須及時就醫,并定期接受體檢。
對于這個義診,記者隨機采訪了幾位村民。他們都說,以前農村很多人生病的時候不注意,覺得沒大病就不去醫院。現在看來,這種陳舊的觀念需要改變,尤其是對于老年人來說,他們在身體出現異常時,一定要及時就醫,在日常生活中要增強健康意識。
專家提高鄉村醫生水平。
義診結束后,青島市胸科醫院的專家來到店埠鎮醫院,為50多名村醫舉辦了醫學知識講座。
在講座現場,記者看到,專家們通過多媒體工具向在場的村醫講解了一些常見病。同時,他們通過病例詳細講解了常見肺部疾病和肺結核、常見骨關節疾病和骨整合的識別和治療。
“有這樣的交流,也是對我們村醫醫療技術的提升。”鄉村醫生王先生告訴記者,過去,村里總是看一些簡單的疾病,比如頭疼腦熱。如果村醫水平提高了,村民看病就更方便了。
對此,萊西市店埠鎮政府相關工作人員表示,醫學知識講座通過專家的詳細講解,將使村醫對各種疾病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醫術,更好地為農村群眾服務。
同時,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種義診今后還會繼續,讓更多的人可以在自家門口接受專家的義診,方便人們看病。
文字/圖片記者張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