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近日發布通知,要求持續改進護理服務態度,杜絕冷漠、解釋不耐煩、服務不到位等現象。報道一出來,“土考”的聲音就響起來了。根據新浪的調查,近七成的網友認為一個通知解決不了護士冷漠、缺乏耐心的問題。
近六成網友認為,問題的根源在于現行的醫療體制。然而,這不僅會簡化問題,還需要足夠的時間通過機構改革來解決所有問題。現階段,重申常識是促進醫患關系和諧的開始。在新浪的調查中,超過80%的網友遇到過護士的不耐煩,這似乎是常識。之前聽說有個病人想給醫生發紅包,醫生沒收后煩躁不已。這位患者的常識是,領紅包的醫生對待醫生很認真。當類似現實的問題被扭曲成常識,結果就是患者看病難,醫患關系與和諧的距離越來越遠。所以,正常的常識要重申。比如護士有照顧病人的職業責任,所以不應該為難病人,而應該讓病人感受到白衣天使的善良。這些常識構成了和諧醫患關系的基礎。
患者也需要重新思考一些常識。護士勞動強度大,收入相對較低。當職業責任要求護士時,患者也應給予相應的尊重。這里涉及的一個常識是:同理心。但是,在很多醫患矛盾中,不難看出有些患者表現出“花錢就是我爸”的態度。這并不是說患者在面對問題時要妥協,而是要換位思考,要體貼,要尊重對方。畢竟緊張的醫患關系只會讓患者更加受傷。醫患關系緊張涉及的問題很多,很難一個通知就能治好。但是,作為一個開始,重申常識,提醒大家一些大家都應該知道的老道理,既不是不可能,也不是沒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