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原標題:中國啟動醫療腐敗黑名單制度,誰會被曝光違規?
東方。com,11月27日:近日,一家醫藥公司成為重慶市實施藥品購銷領域商業賄賂不良記錄名單以來第一個上榜的人,因兩年內不能在全市公立醫療機構銷售、不能在藥品交易所交易被處罰。
這也是自今年3月1日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布的《藥品購銷領域商業賄賂不良記錄建立規定》(《規定》)實施以來,全國少有的公布行賄藥企真實姓名的案例,要求各地建立相應的“黑名單”制度。
業內人士和專家表示,商業賄賂已成為醫藥行業的潛規則?!昂诿麊巍敝贫葘⑵鸬酵刈饔茫糁瀑V賂的蔓延。但是,要真正“凈化”醫藥市場,還需要深化改革,尤其是要徹底分離藥品。
根據重慶市衛生計生委公布的第一批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不良記錄名單,重慶偉信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凱在醫療器械銷售過程中,向原重慶市第十三醫院設備科科長王毅支付了共計13.5萬元的利益。
重慶市衛生計生委藥品監督管理司負責人表示,商業賄賂不良記錄名單向醫藥行業發出了明確信號:違規索賄必被曝光并受到處罰,是對帶有姓名、企業名稱和具體受賄情節的“指名道姓、指名道姓”的曝光。
西南政法大學教授范姜認為,不良信息記錄制度有兩個明顯的震懾作用:一是取消了行賄人和企業兩年內從事相關行業的資格;第二,該系統可以幫助建立跨部門、跨區域的不良信息網絡,在打擊和遏制商業賄賂方面發揮實際作用。
重慶一家公立醫院的院長也持同樣的觀點。他說,商業賄賂確實是醫療行業普遍存在的問題,非常遺憾的是,一些優秀的部門骨干因為賄賂毀了自己的前途。揭露行賄者的信息會讓醫院“敬而遠之”,這將促進反賄賂斗爭。
中國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醫藥市場。中國商務部統計數據顯示,早在2012年,中國醫藥流通行業總銷售額就突破1萬億元,并且以每年近20%的速度飆升。
2009年新醫改啟動后,我國建立了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和全民覆蓋的基本藥物制度,使得昂貴的醫療難以得到一定的緩解,但醫藥領域賄賂的利益鏈條并沒有被切斷。
據統計,2013年,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系統共查處藥品和醫療服務購銷領域不正之風3907起,追究責任2984人。查處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案件377起,追究責任690人,其中刑事處罰214人。
海南省近期查處了一系列醫療衛生系統腐敗案件。據調查,省內部分省屬醫院和市縣醫院90%以上的工作人員在采購過程中獲得商業返利,涉及藥品、醫療器械、耗材供應等所有醫療相關行業。收受回扣者包括院長、科室主任、主治醫生等。
重慶海富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蔣剛表示,如果商業賄賂常態化,將沖擊合法經營的企業,造成劣幣驅逐良幣的惡性后果,使整個企業失去有序公平的競爭環境,最終危害公眾,讓老百姓買單。
據內部人士透露,毒品賄賂十分普遍。第一,政府對公共衛生服務投入不足,利用藥品補充藥品,導致醫院利潤沖動。第二,不科學、不透明的藥品定價體系留下了空藥品回扣。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世界銀行(微博)中國醫療衛生改革專家顧問李玲表示,要取消以藥補醫的機制,切斷醫院、部分醫生和藥品生產流通之間的灰色利益鏈,讓醫院和醫生回歸到治病救人、扶危濟困的職責上來,讓藥品回歸到治病的功能上來。
專家還建議,要加強監管和處罰,建立包括“黑名單”在內的綜合監管措施,加大違法成本,以震懾行賄者。
據了解,目前,在從國家到各省市的醫改方案中,擺脫以藥補醫是核心任務。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取消以藥補醫,理順醫療服務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