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西寧市]62億元醫改資金惠民生來源:西海都市報發布:。
西寧堅持醫改工作& ldquo維護基層,加強基層,建立機制;原則性、凝聚力、努力性,使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得到有效緩解& mdash& mdash累計惠及患者藥品零差率1.12億元。
近年來,醫療保險已經成為公眾的熱門話題。隨著各種惠民措施的出臺,醫療保險已經從最初的鼓勵轉變為積極參與。有了醫療保險,人們看病的時候更有安全感。西寧市民李國梁算了一筆賬。2014年,他的母親因骨折住進了市立醫院。因為母親有職工醫療保險,她出院時,他只付了232元。
近年來,西寧市實現了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市級統籌。城鄉居民醫療保險人均籌資標準由2009年的220元和154.3元提高到550元。職工、城鎮居民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分別達到99.2%、99.8%和99.6%,全民醫保制度基本建立。三級、二級、一級定點醫療機構城鄉居民住院報銷比例分別達到70%、80%、90%,建立了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和疾病緊急救助制度,緩解了群眾的醫療負擔,保障了困難群體的基本醫療需求。
為有效解決看病難、床位不足等問題,西寧市加快推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實行管辦分離、政務分離、醫藥分離、營利性與非營利性分離。全市14家市縣級公立醫院全部納入綜合改革范圍,實現了改革全覆蓋。截至2014年底,全市共有非公立醫療機構52家,占醫療機構總數的37%。床位數1449張,占全市醫療機構床位總數的21%。
在醫學上,西寧市已竭盡全力擺脫& ldquo以藥補藥& rdquo舊機制下,全市各級公立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部實行基本藥物零差率制度,僅藥品零差率就惠及患者1.12億元。鞏固基層衛生綜合改革運行新機制。鄉村醫生平均年收入達到2萬多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凈利潤& rdquo就進一步穩定下來了。
特色服務成為醫院品牌。
環境改善了,服務也改善了。越來越多的市民愿意在家門口的市立醫院看病。去年,西寧市各級公立醫院深入開展了& ldquo五免十減。以及26項便民服務措施,醫療行業的社會公信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住院費用不用出病房就可以結算。醫生護士手中的移動查房和移動護理,記錄了整個治療過程中的病情,大大降低了出錯率。率先在西寧& ldquo住院后結算& rdquo在新的醫療服務模式下,先后有25萬人受益。全市五所公立醫院開展& ldquo中午門診,全省最干凈的醫院,門診優質服務示范窗口& rdquo等于& ldquo的內容一家醫院,一個品牌& rdquo創建活動,提高醫療服務的整體能力。西寧市家庭醫生簽約率城市達到75.26%,農村達到96.87%。
此外,全省率先探索建立分級診療制度。與去年同期相比,西寧市三級、二級、一級醫療機構住院人數下降3.36%,但分別增長10%和10.87%。初步形成了基層首診、分級診療、快速分割治療、防治結合的醫療新秩序。
6億元醫改資金惠民生。
五年來,西寧市累計投入醫改資金62億元。衛生支出占GDP的比重從2008年的6.91%上升到2014年的7.52%,居民個人衛生支出占比從2008年的33%下降到2014年的26%。城鄉居民平等獲得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越來越多的重點人群獲得重大公共衛生專項服務。
除基本醫療保險外,西寧市在重特大疾病政策范圍內建立健全了常規報銷、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 ldquo三條擔保線& rdquo政策范圍內,住院報銷比例達到76.24%,困難群眾基本醫療需求得到保障。該市的孕產婦死亡率和嬰兒死亡率分別從2010年的68/10萬和17.7/10萬上升。,2014年降至32/10萬和8.3 & permil,人民健康指標持續改善。
西寧還率先在全省發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 ldquo中醫館;建筑工程在整個城市進行。中醫治療疾病的現狀:工作中,使中醫藏醫技術逐步回歸基層,中醫藏醫特色和優勢進一步發揮。同時,為進一步提升全市漢藏醫藥發展潛力,自2013年起,市財政連續5年投入1000萬元支持漢藏醫藥發展,2015年新增政府專項資金100萬元,提升漢藏醫藥服務能力。(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