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新華網科納克里10月3日電(記者文浩)8月16日,第24批中國援幾內亞醫療隊抵達幾內亞科納克里,接替順利完成工作的前隊員,開始為期兩年的海外醫療工作。然而,由于埃博拉疫情,這種正常的輪換受到了輿論的廣泛關注。
幾內亞是西非埃博拉疫情的發源地,也是疫情最嚴重的地區之一。在這種特殊的環境下,克服心理障礙,說服親友到疫區工作,是隊員們的首要任務。
“我的家人非常支持來幾內亞工作。直到現在,他們還會一直提醒我加強防護,”80后醫療隊隊員王靜說。“雖然我知道他們一定很不安,但他們還是很支持。”
醫療隊工作的中幾友誼醫院于2012年4月投入使用。是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期間中國承諾援助非洲國家的30家醫院之一,也是目前科納克里最好的醫院之一。本市首例埃博拉確診病例就是在這家醫院看到的。
由于幾批工作人員的辛勤工作,他們協助了幾支醫療隊,中幾友好醫院和中國醫療隊在幾內亞享有盛譽。“因為五星紅旗印在制服的胸前,我們出門的時候,身邊的人看到我們都會微笑著豎起大拇指。這笑容是發自內心的,也讓我感到溫暖,”王晶說。“穿著印有國旗的制服,我感受到了一種真正的使命感。作為國家派出的醫療隊,我們的一言一行在當地人民心中代表著中國。”
除了為幾內亞居民提供醫療服務,為當地華僑華人和中資機構提供健康醫療服務也是醫療隊的任務之一。交接后,醫療隊迅速對中資機構進行培訓。在當地華僑華人中宣傳如何預防埃博拉疫情,是醫療隊的工作重點之一。
埃博拉疫情爆發后,一些在幾內亞承接工程建設的中國工人難免產生一些負面情緒,有人想回國。
“為此,我們去他們的住所宣傳,讓中國員工知道,在幾內亞,有一支中國國家醫療隊為他們的健康服務,為他們提供健康支持。這樣可以讓他們放松心情,緩解負面情緒,積極應對疫情,順利完成工作,”王靜說。
由于中資企業在幾內亞的建筑工地分散在幾個地方,有時去培訓場所需要穿越疫情地區。然而,隊員們并不在乎路途遙遠和生命危險。他們會提前計劃,然后去他們的地方做關于疫情的講座。她說:“我們的中國醫療隊在他們心中起到了讓人安心的作用,團隊價值也得到體現。
位于西非的幾內亞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醫療隊通常工作和生活條件艱苦,娛樂條件極其有限。所以,如何充實自己,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對待每一天,也是每個團隊成員需要解決的問題。
過去的中秋節是醫療隊成員在海外度過的第一個中國傳統節日。王靜說:“一大早,我們就開始準備火鍋。當天,第二批援助幾內亞的公共衛生專家即將啟程回國。醫療隊和9月份過生日的隊員一起,集體買了一塊蛋糕。”
王靜回憶說:“當時我想在蛋糕上寫‘中秋快樂’幾個字,但當地人不會寫漢字,所以蛋糕拿回來的時候,上面沒有字,卻畫了一顆心。“當時我們在巧克力醬蛋糕上勉強編了這四個字。”
“雖然蛋糕不好吃,但當時的氣氛很好。晚上,我們聊天,吃蛋糕和月餅,賞月,就像一個大家庭。那天科納克里掛著一輪明月。聽說那天北京的月亮也很美。”她說。
“我這輩子已經好幾次沒有機會穿帶國旗的衣服了。意識到胸前插著國旗會給我不一樣的感覺,”王靜說。然而,對于這個80后女孩和她的隊友來說,兩年的工作才剛剛開始。在這個飽受疫情困擾、遠離祖國的西非小國,隊員們用自己的努力和堅持,把五星紅旗扛在胸前,把明月掛在心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