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開始列語言
擴大醫保覆蓋面,讓更多的患者花更少的錢看病;實施大封閉管理,解決老舊小區停車難問題;采取更多措施處理河流污水,讓岸邊早已關閉的窗戶重新打開...
謀民生之利,解民生之憂,我市各級各部門開展的惠民工程,總是把精神看在最小的細節里。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所想、所盼、所憂、所憂,是全市管理者努力、深入、細致、深入工作的動力和目標,也是全市探索創新社會管理機制的反復嘗試。
歲末年初,該報推出“回頭看惠民實事,看民生工程”專欄,盤點我市各區縣(市)惠民實事進展情況,以及項目背后各級各部門、社會力量的辛勤付出和成功經驗。同時,如果想了解身邊實際項目的進展情況,也可以通過“閱城”微信平臺提問。我們的記者會帶著您的疑問走訪相關部門,為您尋求最詳細的答案。
“我交了180元的醫保,按照原來的算法,只能報銷7.7萬元。但是醫生說今年有重大疾病的醫療補助,我可以多報銷57600元。”年近60歲的何阿姨因突發腦出血入院。整個治療后,醫藥費24萬元。“這5.76萬元,本來都得我自己出,現在我不用交了,才報銷了這么多錢。我心里說,這個政策好。”何阿姨很清楚醫藥費。
讓何阿姨報銷更多的是建德市出臺的《城鄉居民重大疾病醫療補助制度》。該制度試行一年以來,累計為892人發放重大疾病醫療補貼339萬元。
“過去,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最高支付限額為11萬元。對于很多患者來說,11萬元是一個他們不愿意跨越的門檻,因為超過11萬元的部分要全額承擔。因此,一些慢性重病患者,如果費用達到11萬元,可能會要求出院。”建德市社會保障中心主任徐正剛表示,“重大疾病醫療補助制度實施后,基本醫療保險最高支付限額以上50萬元(含)以下的部分,由城鄉居民和個人重大疾病醫療補助資金共同承擔。也就是說,11萬元到50萬元(含)之間的部分,患者可以報銷50%。”
“除了多報銷,還可以少付錢。”52歲的張大爺不僅享受報銷和幫扶的優惠待遇,還有免職工醫保費用的待遇。他“喜歡”這兩項政策。醫保減繳是提高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待遇水平的又一重要舉措。本市持有《就業援助證》“4050”職工醫保靈活就業人員在有效期內參保,且上一年度全省平均工資的60%為繳納職工醫保費的基數;在有效期內持有二級以上“低保障”“救助證”“傷殘保障”“傷殘證”的人員,免繳職工個人醫療保險費。一年后,張大爺免交了3021元的醫療保險。全市2萬余名上述持證人員累計繳費673.9萬元。
此外,看病方便也成為了群眾熱議的話題。城鄉居民醫保政策調整后,鄉鎮衛生院和村社區衛生室居民醫保報銷比例由25%提高到35%,醫院報銷比例由70%提高到75%。這一舉措使社區衛生中心成為許多患者的首選。據統計,2014年,城鄉醫保參保人員到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就診人數同比增長26.7%。
提高基本醫療保險待遇是2014年建德市十大民生實事清單上的第一件大事。“群眾覺得少繳費、多報銷、看病方便,這是對我們工作最大的肯定。”建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何萊辛說:“辦實事、辦好事,真正讓群眾受益,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
除了提高基本醫療保險待遇,這9個民生問題大多在年底前兌現承諾,包括提高困難群眾救助水平、保障城鄉供水、清潔水污染治理、清潔村莊長效管理、治理城市交通擁堵、保障人民健康、提高全民健康素質、管理校園食品安全、文化惠民。辦實事、辦好事,是十件民生實事的共同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