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人民日報近日刊發了重慶北碚柳蔭鎮“最美鄉村醫生”周月華的先進事跡。周月華是一名殘疾女醫生。20多年來,她堅守在農村,“爬”遍了方圓13平方公里的大山,為村民治病。她體現了一個農村醫務工作者的優秀品質。她的行為不僅照亮了自己,也很好地服務了別人。我們在贊美和尊重周月華的同時,也在深刻思考如何發展基層醫療服務。雖然醫改讓越來越多的人受益,但中國是一個有很多基層群眾的大國,基層群眾看病難的情況依然不容樂觀。
如何解決這個難題?不僅需要像周月華這樣的“最美鄉村醫生”,還需要相關部門的重視、資金的保障、制度的完善和人才的培養。
一是普及完善農村基層衛生服務站,從地域上解決基層就醫難問題,讓基層群眾在家門口享受醫療服務。隨著醫療資源的整合,優秀的醫療資源越來越集中在城鎮。由于農村地理位置相對偏遠,需要去城市享受良好的醫療服務,不僅會耽誤病情,還會給生活和工作帶來諸多不便。
二是完善基本醫療制度,提供資金保障,從經濟上解決基層看病難問題,讓基層群眾買得起病。看病貴已經成為社會反映的普遍問題。基層群眾收入相對較低。一旦生病,他們會照顧自己的收入,經常哀嘆自己看不起自己的病。完善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解決基層群眾的后顧之憂,讓他們買得起看病。
三是加強基層醫務工作者培訓,從人才上解決基層看病難問題,讓基層群眾享受優質醫療服務。隨著醫療資源的整合,優秀的醫療資源越來越集中在城鎮,包括優秀的醫務工作者。為了鼓勵更多優秀的醫務工作者服務基層,政府部門有必要為基層醫務工作者提供資金支持和技術培訓,讓他們了解和接觸先進的醫療技術,從而更好地為基層人民服務。
原標題:基層看病難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