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我國乳腺癌患者的總體復發率高于40%,而一旦出現復發或轉移,患者的治療難度將大大增加,直接威脅病人的生命。專家表示:乳腺癌手術后5年內是復發高危險期,特別以手術后1至3年的復發風險最高。研究發現,乳腺癌細胞的生長與雌激素的不斷刺激有很大關系,它能促進腫瘤的生長和擴散。因此,降低或阻斷雌激素對腫瘤的作用就能有效消退腫瘤并減少轉移和復發。而內分泌治療的根本作用,就是針對激素敏感型的乳腺癌患者,通過減少患者體內雌激素水平或阻止雌激素刺激腫瘤細胞,來預防腫瘤復發的一種藥物治療手段。目前分泌治療藥物主要有三苯氧胺和芳香化酶抑制劑兩類,其中三苯氧胺的原理是競爭性阻斷雌激素,使之無法與受體相結合;而芳香化酶抑制劑的原理則是減少或抑制絕經后婦女的雌激素產生。相比之下,對于絕經后激素受體陽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來說,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劑瑞婷(阿那曲唑片)的原理更科學,已經成為這類患者輔助內分泌治療的標準方案。瑞婷(阿那曲唑片)抑制雌激素合成,能有效治療激素敏感性乳腺癌病人。盡管絕經前婦女的雌激素主要來源于卵巢,但絕經后的雌二醇主要是在腎上腺中通過芳香化作用由雄激素轉化為雌激素。在體外試驗中發現瑞婷有高度內源活性,在抑制人芳香化酶作用方面比安魯特米大約強200倍。在絕經后婦女中,瑞婷幾乎全部阻斷了外周芳香化作用和雌激素生成。最近,一項以研究瑞婷治療絕經后婦女晚期乳腺癌的臨床療效和不良反應目的的臨床研究成果在京公布。該項研究方去采用多中心開放非隨機自身對照方法。61例絕經婦女晚期乳腺癌患者口服瑞婷連服4-6周。療前2周內及治療4周后的3天內檢測血中雌二醇(E2)水平,同時評價療效和不良反應。研究結果中60例可評價療效和不良反應結果顯示:絕經時間長者療效明顯優于絕經時間短者;僅接受過輔助性內分泌治療的療效,亦較復發后接受過內分泌治療的療效好;ER陽性療效較陰性好。療后對ER的平均抑制率較高。瑞婷(阿那曲唑片)對E2(雌二醇)的抑制作用和對絕經后晚期乳腺癌療效肯定,不良反應輕微。經過研究可以得出:瑞婷(阿那曲唑片)是乳腺癌內分泌治療中一種有價值的藥物,它的出現,重新改寫了乳腺癌治療的歷史。(編輯:liu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