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房顫是心房顫動的簡稱,是臨床常見疾病,不規則的心房顫動可以引起血流動力學的改變,容易引發血栓、栓塞。房顫臨床轉復非常困難,治療過程中良好控制心室率和防止血栓、栓塞事件發生很重要。目前華法林鈉片被認為是用于房顫的治療最有效的藥物。
房顫是臨床最常見的心律失常,是多種疾病可以導致房顫的發生,心房顫動患者人群腦卒中的年平均發生率為4.5%。房顫常見的病因有風濕性心臟病、甲狀腺功能亢進、高血壓病、冠心病、心肌炎等。房顫時心房失去收縮能力,心房內血液出現血流動力學障礙,容易形成心房內血栓,并引起腦梗死及周圍血管栓塞,心房顫動是腦卒中獨立危險因素。隨著患者的年齡的增加房顫發病率明顯升高,80歲以上患者腦卒中的年發生率高達8%;由于房顫可以導致附壁血栓形成,栓子脫離導致的腦卒中具有很高的病死率和致殘率,房顫已成為腦卒中的重要獨立危險因素。
目前房顫的治療目標控制心室率、維持竇性心律外,預防血栓栓塞事件的發生;房顫患者應用華法林鈉片抗凝治療達到理想目標是既要有效降低栓塞危險又要避免嚴重出血并發癥。華法林鈉片為雙香豆素類抗凝劑,其作用機制為競爭性對抗維生素K作用,通過抑制依賴維生素K的凝血因子Ⅱ、Ⅷ、Ⅸ和Ⅹ的合成,阻礙了這些凝血因子1羧化過程,使這些凝血因子的前體物質不能活化,并降低心房顫動患者血循環中D-二聚體的水平;同時還具有降低凝血酶誘導的血小極聚集的作用,因而具有抗凝和抗血小板聚集功能。華法林鈉片半衰期為37小時,起效,36到48小時達高峰,維持3到6天。
由于華法林鈉片自身的藥物動力學和作用特點,存在需動態監測、治療窗窄、有潛在出血等不利之處,使其應用受到限制。心房顫動的抗凝治療主要應針對凝血途徑而不是血小板途徑。動態監測INR和抗凝效果對華法林鈉片的安全使用至關重要。心房顫動者應用華法林鈉片抗凝治療的理想目標是能有效降低栓塞危險又避免出現出血并發癥,為了提高患者的依從性,提高華法林鈉片患者的臨床使用率、降低心房顫動患者的血栓栓塞發生率,目前主張華法林鈉片應用初始劑量為2到3mg,第3天檢測INR,無特殊情況下第6、9天再檢測INR,以后每周檢測1次,1個月以后改為每月檢測1次,6個月后改為每2個月檢測1次。
臨床研究結果顯示,華法林鈉片用于房顫的治療其抗凝治療防止血栓、栓塞事件效果明顯,可以顯著的降低和防止血栓、栓塞發生,可避免嚴重出血的副反應發生,是房顫患者進行抗凝治療首選藥品。故心房顫動一旦確診,又無抗凝禁忌,應常規給予華法林鈉片抗凝治療,效果良好。
(編輯:liu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