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經常出現噯氣、反酸、上腹脹、胸骨后燒灼感等癥狀,去醫院做胃鏡檢查顯示為胃潰瘍。胃潰瘍究竟是什么癥狀?下面就綜合為大家介紹一下。
[b]胃潰瘍是什么癥狀:常見臨床癥狀[/b]
胃潰瘍是消化性潰瘍中最常見的一種,主要是指胃黏膜被胃消化液自身消化而造成的超過粘膜肌層的組織損傷。常見癥狀主要有:
1、上腹部隱痛不適:位于劍突(心窩)下或上腹部中線周圍,呈燒灼性、嚙咬性或饑餓性鈍痛、脹痛或隱痛。但有時也僅局限于胸腔下部。疼痛發生后會持續半小時到三小時。一陣陣的疼痛時發時消,經過歷時數周的間歇性疼痛后,會出現一段短暫的無痛期。這種疼痛與飲食有關,常因饑餓、服藥、酸性食物或飲料而誘發。疼痛可以因進食、飲水、服用堿性食物(如饅頭)而緩解。當疼痛性質和節律性發生改變時,必須預防有惡變的可能。
2、反酸、噯氣、腹瀉:反酸亦提示潰瘍可能處于活動期。
3、惡心、嘔吐:無幽門梗阻而發生嘔吐多提示潰瘍處于活動期,嘔吐為間歇性。頻繁嘔吐多提示幽門梗阻。
4、出血、穿孔:發生出血、穿孔后都有其特殊的臨床表現。
5、體征:緩解期一般無陽性體征。活動期只有上腹部輕壓痛。但應注意行肛查和檢查魏爾嘯淋巴結有無腫大,以與
胃癌相鑒別。
[b]胃潰瘍是什么癥狀:常見并發癥狀[/b]
胃潰瘍性穿孔
消化性潰瘍穿孔臨床上可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三種,其發生率為5%~10%。十二指腸潰瘍發生率高于胃潰瘍。潰瘍穿孔可發生于任何年齡,以30~50歲多見,十二指腸潰瘍穿孔多見于40歲以下的青壯年,而胃潰瘍穿孔以50歲以上的中老年居多。
胃潰瘍出血
胃潰瘍模型上消化道出血是潰瘍病最常見的并發癥,約有20%~30%的潰瘍患者曾有出血病史,十二指腸潰瘍出血較胃潰瘍更多見。據統計,在上消化道出血的各種病因中,潰瘍約占50%,居首位。消化性潰瘍并出血多數(約80%)可以自行停止。第一次出血后約30%可以復發,80%~90%的再次出血發生于初次出血后的48h以內,胃潰瘍(32%~48%)多于十二指腸潰瘍。出血易發生于潰瘍病出現后的1~2年內。約有10%~15%的潰瘍病人以出血為首發表現。
幽門梗阻
潰瘍病患者約10%可能并發幽門梗阻,其中80%發生于十二指腸潰瘍,其次為幽門管或幽門前潰瘍。潰瘍病并發幽門梗阻老年人多見,以男性為主。隨著各種有效抗潰瘍藥物的廣泛應用,此種并發癥明顯減少。幽門梗阻有器質性和功能性兩種。前者是因慢性潰瘍引起黏膜下纖維化,導致瘢痕性狹窄,內科治療無效,常需外科手術治療;后者由于潰瘍周圍組織炎癥引起充血水腫和幽門反射性痙攣所致,內科治療有效。
癌變
慢性胃潰瘍是否會癌變,目前尚有爭議。多數學者認為胃潰瘍癌變是存在的,其癌變率估計在1%~7%,胃潰瘍癌變常發生于潰瘍邊緣,癌細胞可浸潤于潰瘍瘢痕結締組織之間,十二指腸潰瘍一般不發生癌變。
福冠堂新特藥房溫馨提示:以上就是關于胃潰瘍癥狀的詳細介紹,目前治療胃潰瘍的有效藥物有很多,如目前
福冠堂新特藥房有售的雨田青、康復新液以及
蘭索拉唑口崩片等,更多具體用藥搭配歡迎咨詢
福冠堂新特藥房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