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糖尿病臨床典型病例可出現多尿,多飲、多食、消瘦等表現,即“三多一少”癥狀。典型病例有三多癥群提示本病。輕癥無癥狀者診斷完全依靠化驗,常在健康檢查或因其他疾病而偶然發現。不少病者首先發現并發癥,然后追溯及本病。但不論有無癥狀或并發癥,關鍵在于首先考慮到本病的可能性而進行尿、血糖檢查,方可確診。
糖尿病是由遺傳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常見病,臨床以高血糖為主要標志,常見癥狀有多飲、多尿,多食以及消瘦等,糖尿病若得不到有效的治療,可引起身體多系統的損害。引起胰島素絕對或相對分泌不足以及靶組織細胞對胰島素敏感性降低,引起蛋白質、脂肪,水和電解質等一系列代謝紊亂綜合征,其中一高血糖為主要標志。
一:眼睛疲勞、視力下降
眼睛容易疲勞,視力急劇下降。當感到眼睛很容易疲勞,看不清東西,站起來時眼前發黑,眼皮下垂,視界變窄,看東西模糊不清,眼睛突然從遠視變為近視或以前沒有的老花眼現象等,要立即進行眼科檢查,上述癥狀就是糖尿病會引起的視力障礙、視網膜出血、白內障、視力調節障礙等疾病的明顯表現。
二:饑餓和多食
因體內的糖份作為尿糖排泄出去,吸收不到足夠的熱量維持身體的基本需求,會常常感到異常的饑餓,食量大增,但依舊饑餓如故;平時不吃甜食的人也開始不加選擇地吃很多甜食,這就需要去醫院檢查了,這些異常癥狀往往是糖尿病的先兆。
三:手腳麻痹、發抖
糖尿病人會有頑固性手腳麻痹、手腳發抖、手指活動不靈及陣痛感、劇烈的神經炎性腳痛,下肢麻痹、腰痛,不想走路,夜間小腿抽筋、眼運動神經麻痹,重視和兩眼不一樣清楚,還有自律神經障礙等癥狀,一經發現就要去醫院檢查,不得拖延。
四:疲勞、血壓高、尿液發白
糖尿病會感到容易疲勞,全身倦怠無力。沒有從事勞動或體育運動,身體常常無原由地感到疲憊不堪,感到雙腿乏力,膝蓋酸軟,尤其是上下樓梯的時候;感冒后經常長癤瘡或血壓高,尿液白色,有甜酸氣味,此時就該及早去醫院檢查了。糖尿病在初期很難感覺到癥狀,當有感覺時,病情已十分嚴重了。因此,定期作健康檢查是最重要的預防措施,發現的越早,血糖值越容易控制,能防止病情惡化,并發癥也少。
五:口渴、多尿
口渴和多尿的癥狀。病人的飲水量大量增多,排尿的次數和份量也隨之增多,是發現糖尿病最便捷的途徑。尤其是睡夢中因極度口渴而醒來喝水的癥狀,可能說明病情已經惡化,正常人每日的排尿量是1--1。5公升,但糖尿病人因小便頻數,每日的排尿量往往達到2--4公升,有的病人甚至高達10公升,尿液中葡萄糖增多,發出甜酸氣味和很多泡沫并吸引昆蟲飛來,就要馬上去醫院治療,因為口干是糖尿病最先出現的早期癥狀。
六:體重下降
中年人的身體日漸肥胖,食欲也正常,一旦發現體重下降很快,就應考慮是否的了糖尿病。因肥胖會增大胰島素的需求量,導至病情急劇惡化。
糖尿病有哪些危害?
糖尿病無法治愈,其主要危害在于它的并發癥,尤其是慢性并發癥。
急性并發癥
糖尿病合并感染:發病率高,兩者互為因果,必須兼治。常見感染包括呼吸道感染和肺結核、泌尿系感染和皮膚感染。
糖尿病高滲綜合癥:多發生于中老年,半數無糖尿病史,臨床表現包括脫水嚴重,有時可因偏癱、昏迷等臨床表現而被誤診為腦血管意外,死亡率高達50%。
乳酸性酸中毒:患者多有心、肝、腎臟疾病史,或休克、有感染、缺氧、飲酒、大量服用降糖靈史,癥狀不特異,死亡率高。
慢性并發癥
大血管并發癥:
(1)腦血管:患病率比非糖尿病者高3倍,是糖尿病患者殘廢或早亡的主要原因,其中堵塞性腦血管疾病多見;
(2)心血管:患者病率比非糖尿病者高3倍,是糖尿病患者早亡的主要原因,以冠心病較為多見。臨床特點包括冠心病發病率高而且發病時間早,女性糖尿病的心血管病變發生率增高更為明顯,無痛性心肌梗塞等非典型性臨床表現多見等等;
(3)下肢血管:患病率比非糖尿病者高5倍,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造成截肢者要比非糖尿病患者多10倍以上,是引起糖尿病患者肢體殘廢的主要原因。
微血管并發癥:
(1)腎臟:患病率尿毒癥比非糖尿病者高17倍,是糖尿病,特別是Ⅰ型糖尿病患者早亡的主要原因。患者可有蛋白尿、高血壓、浮腫等表現,晚期則發生腎功能不全;
(2)眼底:雙目失明比非糖尿病者高25倍,是糖尿病患者殘廢的主要原因之一。
神經并發癥:
(1)感覺神經:疼痛、麻木、感覺過敏;
(2)運動神經:可見單神經麻痹引起的運動障礙,局部肌肉可萎縮;
(3)植物神經:出汗異常、血壓及心率變化、尿失禁或尿潴留、腹瀉或便秘以及陽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