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2014年秋季開學以來,廣東共有12所學校(含托幼機構)發生了諾如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腸炎暴發疫情。廣東省教育廳聯合省疾控中心編制了《廣東省學校防控諾如病毒感染工作指引》,要求各學校做好日常預防,疫情流行期間停止供應涼菜、沙拉、燒臘等高風險食品,供應可剝皮水果。
廁所配足夠洗手液和肥皂
在日常預防方面,指引要求各教育部門和學校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宣教,普及諾如病毒感染胃腸炎防治知識。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堅持勤洗手、勤剪指甲;進食或處理食物前、如廁后須用肥皂(或洗手液)及清水徹底洗凈雙手。辦公場所及宿舍每周至少清潔地面、門窗和桌面一次。廁所要配備足夠洗手設施及肥皂或洗手液等。加強通風,保持空氣流通。生活垃圾應集中存放并加蓋,定期清理生活垃圾,保持衛生。確保食品及飲用水的衛生安全。
指引指出,若有教職工(尤其是廚工)、或學生出現嘔吐、腹瀉等癥狀,應及時就醫,不得帶病上班上課。要儲備一定數量的一次性手套、肥皂或洗手液、漂白粉等消毒物品。學校要落實晨、午檢制度和因病缺勤等級追蹤制度,發現嘔吐、腹瀉等急性胃腸炎病例異常增多時(3天超過5例,或1周超過10例)立即報告當地疾控機構和相關行政部門。疫情流行期間,停止舉辦各種聚餐和集會等活動。
停止供應涼菜沙拉燒臘
食堂是防控諾如病毒的重點區域,因此還有針對食堂的專門工作指引。
指引要求,保持良好的環境衛生。保持居室和飯堂內外環境的清潔衛生,避免餐飲用具的交叉污染,清楚蒼蠅、蟑螂的孳生地。從業人員堅持勤洗手、勤剪指甲;進食或處理食物前、如廁后須用肥皂或洗手液及清水徹底洗凈雙手;避免裸手直接接觸即食食品。不要進食未熟食物如刺身、沙拉等。不吃變質、不潔、生冷、生腌食物。嚴格按照規章制度進行食品的運送、加工、處理和保存,加工處理時要戴口罩、戴手套;處理后應及時清洗和消毒工作用具、柜臺、臺面抹布等。設置獨立員工洗手間,完善衛生管理制度及食品加工流程,嚴格監控從業人員健康狀況,發現可疑病癥應及時就醫及調離崗位。應為就餐師生提供足夠的洗手設施、肥皂或洗手液。保證食品加工用水的衛生和安全。
疫情流行期間停止供應涼菜、沙拉、燒臘等高風險食品,供應可剝皮水果。隨著流行病季節來臨,增加廁所消毒頻次,對學校內公共使用場所和門把手、電梯按鈕等重點環節開展清潔消毒工作。學校使用井水時要加強監測監管,使用桶裝水需正規單位供應并索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