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藥代動力學是研究藥物在動物體內的含量隨時間變化規律的科學,是藥理學的一種。主要研究機體對藥物的處置的動態變化,包括藥物在機體內的吸收、分布、代謝及排泄的過程。
那么,氨酚羥考酮片的藥代動力學是怎樣?
氨酚羥考酮片(泰勒寧)為復方制劑,其組分為:每片含羥考酮5mg(相當于羥考酮4.4815mg);對乙酰氨基酚325mg。本品適用于各種原因引起的中、重度急、慢性疼痛。
氨酚羥考酮片的藥代動力學:
吸收和分布:據報道羥考酮在癌癥患者體內的平均絕對口服生物利用度大約為87%;其在體外與人血漿蛋白的結合率為45%。靜脈注射給藥后的分布容積為211.9±186.6L。
對乙酰氨基酚口服后在胃腸道迅速并幾乎全部被吸收,過量給藥后在4小時內完全吸收。對乙酰氨基酚在大多數體液中分布相對均勻,藥物與血漿蛋白的結合是可逆的,在急性中毒期的濃度下僅能結合20%~50%。
代謝和消除:大部分羥考酮在首過代謝中脫去烷基成為去甲羥考酮;羥考酮在CYP2D6酶的催化下鄰位脫甲基形成二氫羥嗎啡酮。單劑量口服羥考酮后,游離和結合狀態的去甲羥考酮、羥考酮及二氫羥嗎啡酮經尿液排泄,消除半衰期為3.51±1.43小時;給藥24小時后,大約8%~14%的藥物以游離羥考酮的形式控排泄。
對乙酰氨基酚在肝臟內通過細胞色素P450微粒體酶代謝,體內大約80%~85%的對乙酰氨基酚主要與葡糖醛酸結合,少量的對乙酰氨基酚與硫酸和半胱氨酸結合。在肝臟結合之后,第一天內能夠從尿液回收90%~100%的藥物。
大約4%的對乙酰氨基酚通過細胞色素P450氧化酶代謝成一種有毒的代謝物,該代謝物可以與固定數量的谷胱甘肽結合而進一步被解毒。普遍認為這個有毒的代謝物NAPQI(Nacetyl-p-benzoquinoneimine,Nacetylimidoquinone)會導致肝壞死。高劑量的對乙酰氨基酚可以耗盡體內貯存的谷胱甘肽,因此會降低對有毒代謝物的轉化。高劑量時,與葡萄糖醛酸和硫酸結合的代謝途徑可能容量飽和,導致對乙酰氨基酚通過替代途徑的代謝量增加。
粵迅康網藥店擁有醫藥學專業知識水平,熱情專業的服務態度,以及完善的服務流程等方面獲得顧客信賴。如您有任何不適或想了解更多藥品信息,可以咨詢我們的藥店客服或者撥打400-880-7133進行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