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h/】在創建文明城市過程中,普陀區曹楊街道豐陵園居委會創新服務項目,滿足居民需求,邀請社區單位醫生進門,通過開展“家庭醫生培訓”,培養自己的醫生志愿者,確保居民不出“樓群”就能享受到專業、貼心的醫療保健服務,讓志愿服務工作變得務實、深入、受歡迎。
送專業培訓,確保全覆蓋。豐陵園小區每個樓組都會成立一個“家庭委員會”,有家長、老母親、醫護人員等崗位。其中,醫護人員的主要職責是保管好家庭“急救藥箱”。雖然他們有一定的醫療知識,但缺乏急救知識。因此,居民委員會邀請成對社區單位的醫生在71棟樓里培訓保健人員。他們在講解醫療急救知識的同時,還對他們進行了正確使用血壓儀和聽診器的培訓,讓家庭衛生工作者成為居民健康的守護神。
送專業設備,服務更貼心。鳳嶺花園很多老人都有高血壓。雖然居委會有醫生坐診,提供血壓測量等便民服務,但一周一次甚至一個月一次的頻率遠遠不能滿足心臟病、中風等重大疾病患者的需求。基于此,居委會整合資源,廣泛發動,采取“藥店給一點,社區單位給一點,居委會補一點”的方式,在送醫療保健培訓的同時,還為每個樓組發放一個血壓計,讓居民不用離開樓組就能測量自己的血壓。
放心寄保證書,并在細節上落實。出于安全考慮,在配備血壓儀器時,嚴格遵循“一考合格,一分配”的原則,通過反復的測量培訓和測量結果的比對,確保醫護人員真正掌握血壓儀器的操作要領,從而為居民的生命安全提供一把保護鎖。為了讓所有醫護人員都能熟練使用血壓計,社區藥店還主動加長培訓時間,每周四上午在居委會擺攤。同時,他們為醫護人員提供了再次“補課”“補考”的機會,直到他們學得好、練得好。
社區71號樓的邵玉峰是第一個通過考試的醫護人員。拿到血壓計后,她激動地說:“現在我可以給我們樓里癱瘓多年的劉奶奶量血壓了!”此外,居民委員會還重點為通過初審的醫護人員配對1-2個特殊家庭,督促其繼續學習按摩、理療等基礎護理知識,真正滿足因臥床或身體不便無法外出簡單就醫的老年人的需求。
(編輯:賀勛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