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生物醫藥產業一直是成都高新區重要的產業支撐。攝影麗麗2015年全國醫藥行業信息年會在成都召開。本報記者楊
7月12日,在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醫藥(600056)企業管理協會、中國醫藥工業研究院的指導下,在成都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15(第32屆)全國醫藥工業信息化大會在成都召開。來自醫藥行業的1000多名政府領導、行業專家和企業高管齊聚一堂,共同探討醫藥行業。以“微革命”為主題。e+健康。新生態》,本次大會討論了醫藥行業形勢、最新政策、投融資并購、“互聯網+”、“醫藥行業十三五”規劃等問題。
同時,大會發布了2014年度“中國醫藥工業百強企業”、“中國醫藥R&D產品線最佳工業企業”、“中國醫藥工業最具投資價值企業(未上市)”、“中國醫藥工業最具成長性企業”,其中四川多家醫藥企業上榜。
生物醫藥產業基礎扎實。
生物醫藥產業與成都的關系很深,產業一直被譽為“無藥不成川”。
就產品而言,“成都制造”輸液和血制品等部分產品在國內市場占有率較高,而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白宇銀杏內酯注射液、地奧心血康等產品技術領先。就資源而言,擁有四川大學等一大批院所、高校和科研機構,擁有國內一流的藥效學評價、安全性評價、臨床試驗研究基地和轉化醫學研發服務能力。
成都高新區作為本次大會的合作伙伴,聚集了773家生物醫藥企業,形成了醫藥和醫學工程兩大產業集群。其中醫藥集群企業近300家,醫藥工程集群企業200家,員工2.7萬人。形成了包括藥物發現、藥物開發、臨床前評價、臨床試驗和中試生產在內的新藥研發體系。
成都高新區培育了一批優秀企業,如第一批以自主知識產權治療藥物進入歐盟的地奧、占乙肝免疫球蛋白出口量一半的榮盛、擁有國內最大先導化合物庫的奧泰醫療,研發了國內首個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超導磁共振醫學成像系統。“生物醫藥產業一直是成都高新區的重要支撐。經過多年的發展,形成了化學藥品、生物藥品、醫療器械、智慧健康等多種服務于一體的產業生態圈。,以創新和R&D為核心,技術、金融、政策、市場和企業相互支持,相互交融。”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打造生物醫藥產業新高地。
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成都高新區將堅持“量質并舉”的發展思路,大力發展生物醫藥產業。根據“三創”發展規劃,預計到2020年,成都高新區生物醫藥產業收入有望達到1000億元,成為中國生物醫藥產業新高地。
在招商引資方面,成都高新區將“招企”與“招品種”相結合,“招制造”與“招服務”相結合。聚焦世界500強、生物醫藥行業10強標桿企業,瞄準新診療技術、數字化與遠程醫療、健康管理、醫療電商等新興電子健康領域,引進有代表性的企業,形成成核效應。
產業發展方面,重點打造西部高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化集群、新川科技園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和生物醫藥創新孵化器。尋求與成都市相關區市縣合作,共同建設符合GAP要求的中藥材種植基地。加大政府投入,建設臨床前研究(GLP)、臨床試驗研究(GCP)等公共技術平臺,鼓勵區內企業充分利用平臺進行創新,加快區內企業研發進度和項目進度。
發展路徑上,聚焦醫藥產業集群中的“生物技術藥物”領域,打造“新型疫苗、抗體等蛋白多肽藥物”和“現代中藥”產業品牌;在醫療工程產業集群的“醫療設備領域”,強調“影像設備”和“診斷設備”的產業品牌。同時,聚焦“雙核”,瞄準新診療技術、數字化與遠程醫療、健康管理、醫療電商等新興電子健康領域,形成特色產業集群,搶抓機遇,力爭在我國電子健康產業技術和應用領域處于領先地位。
發展環境方面,一是完善園區服務機制,細分服務企業,針對不同企業特點提供“精細化、精準化、專業化”服務。二是針對企業資本運營、R&D中試、規模化生產、藥品證書審批、物流的全產業鏈流程,在園區建立全產業鏈服務平臺,讓企業在各個環節都有相應的平臺解決方案。三是積極引進醫藥領域權威機構和國家級檢測、認可和審批機構,降低企業在申報過程中的成本。
在資源整合方面,將初步形成學校、醫院、平臺、企業、融資公司、醫藥行業監管部門統籌協調,產業、金融、人才等政策統籌支持的一體化推進格局。
(責任編輯:HN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