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央視財經頻道總監:李玟。
【導讀】:2014年4月1日,浙江省在全國率先宣布,全省公立醫院取消已經使用半個多世紀的“藥品獎金”,醫院運營的“老規矩”。浙江醫改是怎么破的?浙江醫改的亮點在哪里?敬請關注央視財經頻道7月19日21:55播出的特別節目《醫改新方:浙江調研》。
到2015年底,全國90%的縣級公立醫院和城市公立醫院將取消“以藥補醫”機制,取消“以藥補醫”一直被視為醫改的瓶頸之一。公立醫院藥品收入誰來補償?今年4月1日,浙江在全國率先宣布,將打破沿用半個多世紀的醫院運營模式,取消全省公立醫院藥品銷售15%獎金。醫院不再依靠藥品增加收入,在全省推行。他們能進行這樣的改革嗎?在推進改革的100多天里,我們的記者多次走訪浙江,跟蹤了解改革進展情況。我們的第一站是杭州的一家公立醫院。這家醫院過去每年靠藥品收入上億元。他們現在的生活狀況如何?
[故事1:公立醫院的變化]
早上九點,醫院的門診大廳已經人滿為患,來這里看病的人依舊遵循著看病、檢查、吃藥三部曲。我們發現,在傳統印象中,掛號窗口的長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自助掛號機。這對老夫婦正在選擇醫生和什么時候去看醫生。
你覺得現在看病難嗎?注冊難嗎?
現在注冊好了,自助機注冊比原來好了,鏈接少了很多,幾乎沒了,普通人可以掛專家號。本來我們是掛不起專家號早的,但是現在專家號可以掛了,所以特別緊張你早幾天,一般就可以了。一般來說,對普通人有好處。
老人說,現在很多來看病的人都來自杭州周邊的市縣,跟以前大不相同。
患者說,原則上他們都是本地人,但是外國人很少?;旧?,他們病重后都要抬擔架去看醫生。現在,對于普通人來說,特別是偏遠地區的貧困戶和農村人來說,他們應該從改革中受益,受到很大影響。
醫院取消了15%的藥品獎金,讓藥價更便宜,也讓更多的農村人愿意去城里的醫院看病。自4月醫改令發布以來,該院門診人數同比增長近4%。
記者:自4月1日起,杭州市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你的病人有什么感受嗎?
m:總的來說,我還是覺得藥價比原來便宜。我不是自己去看醫生。我每個月都來給婆婆補藥。她是慢性病,又因為關節病,腿腳不太方便,吃了很久的藥。我每個月給她開一次藥,每個月的藥都是一樣的。4月1號以后,感覺藥價比原來便宜了一點。
記者:便宜多少?
男:我可能想看看發票。我這次藥費是303元,我想原價藥費可能是350元或者360元。
記者:藥品發票原件怎么辦?
男:應該有。讓我看看。
記者:你每次都留著嗎?
男:是的,差不多。我的婆婆,老人,總是把發票放在一起。讓我檢查一下原始發票是否在那里。每次都配藥。
記者:這樣有多久了?
男:已經好幾年了。這是原始發票。原價361元,同樣兩種藥。這次的費用是303元,從藥費上來說便宜了50多元。300多元可以便宜50多元。我還是覺得有折扣。
馮先生的婆婆每月只有3100元的退休金。雖然有醫保,但光吃藥一個月還是要花60到70元。即使藥價降低一點,對她的家庭來說,減輕的負擔也是可見一斑的。正是這種藥價的變化,給藥店的這些藥師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轉型壓力。
浙江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藥劑科周泉說:對于藥師來說,我覺得這是他們面臨的壓力,主要是關于你如何更好地體現你所學專業的價值。
周泉在藥劑科工作了20多年。剛分配他的時候,藥房很小,藥劑師也很少。如今,藥店分為住院藥店、急診藥店和門診藥店。全院現有藥師180余人,管理常規藥品近1700種。自4月份以來,僅門診藥房每天就處理了5000多張處方。但是我們發現,雖然患者數量增加了,但是這里并沒有出現長時間排隊吃藥的情況。
周泉說;這是西醫,這是中醫。經過我們的流程改進,當西醫和中醫的患者來取藥時,我們的一站式服務是一起發放的。藥師對患者使用的所有藥品進行審核并給予統一指導。有些醫院可能會單獨發展,可能會有一些隱患。如果我們排隊兩次,擁擠的效率就會降低。其次,藥師對患者使用藥物的安全性缺乏整體把握,這一點很重要。這里有用藥安全。
周泉正在進行的改革實際上是在20世紀90年代初提倡的。當時《藥物經濟學》要求藥師綜合評價一種藥物的性價比,指導患者選擇療效好、不良反應少、用藥方便的藥物。現在藥價已經水盡糧絕,門診藥房的一些藥師重新開始向臨床藥師過渡。這種轉變不僅僅發生在藥房。
徐文從事眼科工作近20年,日均門診量80余人次。當他忙的時候,他不得不等到下午2點吃午飯。對她來說,這種變化也發生在4月份的浙江醫改令之后?,F在,來看病、開藥的人少了,但接受手術的病人卻大大增加了。
在浙江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眼科徐文,我的號基本都被搶了,所以兩個月的累計患者量差不多,但感覺流程比例不一樣。很明顯,這個月手術的病人很多,真正需要手術或者有疑難雜癥的可以掛號,配藥的相對比例要少很多。
浙江公立醫院取消了“藥品獎金”,相應調整了醫院的醫療費、檢查費和護理費。徐雯覺得,作為醫生,他們的價值正在被認可和修正。
徐文說,但我們還是可以看到一個明顯的比例。平均數是10,副高是14,應高是16。我認為這是對我們勞動的不斷認可。
這么說吧,我以前冬天會弄臟靴子,他在醫院門口給我擦鞋收了30塊錢。當時心里極度不平衡。一個普通號碼我只花了3塊錢。我告訴他我只給一個病人付了3塊錢,你給了我10個病人。
在徐文眼里,醫生和病人杜絕“以藥補藥”是好事。說實話,藥物和我們手術中使用的一些耗材沒有關系,比如人工晶體和我的醫生沒有關系。這個價格是國家招標的時候定的,我不在乎最終價格是多少。當然,我希望患者使用的藥物和耗材盡量便宜,但這與我個人無關,所以我很高興現在這個價格降低了,因為我的父母,包括我自己,將來會有很多藥物和耗材等著我去消費,所以我覺得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