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本報記者羅
“目前醫療的核心地位是醫療資源總量相對較少,不能滿足人民群眾的醫療需求。特別是隨著我國醫療保險政策的不斷完善和各項惠民醫保政策的出臺,人民群眾的看病意識進一步覺醒,人民群眾的醫療需求呈現井噴式發展。以思茅區為例,很多患者跑到市人民醫院就診,導致醫院人滿為患,人滿為患,卻未能取得良好的診療效果。”CPPCC普洱市三屆二次會議期間,CPPCC委員、思茅區衛生局局長李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據李剛介紹,通過他們的初步調查,目前去市人民醫院等大醫院就診的患者,幾乎有一半根本不需要去大醫院就診。這些患者往往只是基層可以治愈的小病,完全不需要占用好的醫療資源。“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建立分級診療制度,可以把大醫院放開,讓好醫生、好設備、好醫療條件得到解放,真正把好的醫療資源留給疑難雜癥、重病患者,把病情相對較輕的患者分流到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服務站)、縣(區)級醫療機構等基層醫療機構。李剛說,從某種意義上說,在基層消化大量疾病,不僅可以盤活基層醫療資源,還可以提高醫療服務的質量和效果。
李剛告訴記者,思茅區從2013年下半年開始探索從新農合開始實行分級診療和逐級轉診制度,要求參加新農合的人都要經過逐級轉診程序,除危重病人和孕婦等患者外,其他患者必須到當地鄉(鎮)衛生院進行首診, 而鄉(鎮)衛生院如果沒有很好的治愈,只能逐級轉入醫院治療,這樣不僅避免了一些人為的情況。 而且可以保證專項資金的安全,緩解市級醫院的壓力,最大限度地發揮基層醫療機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通過分級診療制度,建立了規范的醫療診療秩序。
“一開始很多人不了解分級診療制度,后來我們在全區50多個村、300多個村民小組花了兩個多月的時間。經過大量的宣傳動員,我們與群眾面對面溝通,現場回答了相關問題。群眾非常支持分級診療?!袄顒傉f,經過一年半的努力,思茅區自實行分級診療制度以來,出臺了多項服務措施,精簡審批程序,更好地為人民服務,不僅取得了審批效果,還進一步為人民群眾提供了良好的就醫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