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嘗試拆除壁壘,逐步推廣跨省就醫報告,為全民提供更合理的醫療保障,具有現實意義。
跨省就醫時,可以使用參保地的醫保即時報銷,免去了來回奔波的麻煩,減少了醫療費用的支出。這類地區今后將繼續增加。據國家衛生計生委官網消息,國家衛生計生委和財政部近日聯合發布意見。今年,依托國家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信息平臺,將選擇部分統籌地區和定點醫療機構開展跨省醫療費用核查和即時報告試點。2020年,全國大部分省、自治區、直轄市將在符合條件的定點醫療機構開展跨省就醫直報(北京青年報,3月1日)。
毫無疑問,目前我國的醫療保險制度還存在許多不完善之處,其中異地結算是眾所周知的問題。因為涉及所有國民,任何人在異地就醫時都可能面臨如何報銷醫療費用的問題。目前異地就醫無法實時結算,患者需要自己支付費用后再去參保地報銷醫療費用,帶來了很多不便。數據顯示,早在2012年,我國流動人口就達到2.36億,其中跨省流動人口占67%。對于經濟能力有限的人,可能會影響醫療。如果實行異地就醫即時報告,這些問題是可以解決的。
但是異地就醫很難立即報案。其中既有技術問題,也有地方利益博弈的困惑,還有醫療政策、支付比例、結算方式等政策和管理方式的不統一。一是省與省之間基本醫療保險總體水平較低;另一方面,流動人口普遍從欠發達地區流向發達地區,各地醫療價格差距較大。欠發達地區醫保部門擔心地方醫?;鸪?。三是由于涉及省份不同,難以建立異地合作機制,也難以操作。
正因如此,嘗試拆除壁壘,逐步推進跨省就醫申報試點,為全民提供更加合理的醫療保障,具有現實意義。
實現醫療跨省即時結算是實實在在的民生之利,也是醫改成敗的關鍵。其實,《社會保險法》早就明確規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和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建立異地就醫費用結算制度,方便參保人員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边@意味著實現跨省就醫即時報告的方向已經明確。筆者認為,推進跨省就醫即時報告,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打破地方利益的阻撓。實現跨省就醫即時報告的關鍵在于解決地方政府與參保單位之間的利益沖突,從而提高其對跨省就醫報告制度的支持力度。醫保資金和數據都不是一筆小數目。要實現醫保的全面對接,就要打破地方利益的阻撓。只有消除異地就醫報銷中的利益障礙,才能確保試點的成功和進一步推進。
其次,建立和統一相關的醫療保險政策。一方面要統一醫療藥品報銷范圍,做到藥品目錄一致,在全國各級定點醫院統一制定最低起付標準、門診或住院報銷比例和封頂線,樹立“國家目錄”的權威性。另一方面,從技術層面,加大網絡終端服務體系建設,將分散在各省的醫保網絡編織成暢通無阻的跨省網絡,讓參保人員憑借醫??ㄔ诼摼W區域臨時刷卡取款結算,實現省級醫保統籌。
第三,提高醫療保險整體水平。各省實現省級統籌,再逐步實現全國統一,最后打破醫保制度的屬地管理。只有統籌管理好國家醫保基金,才能通過轉移支付的方式平衡不同地區的醫保缺口。
最后,加強異地就醫監管,防止保險欺詐的發生,合理控制醫保報銷費用。
不可忽視的是,異地就醫及時結算目標的實現,難免會帶來一些弊端,比如市民擔心的聚集就醫問題。這個問題必須全面解決,讓人民群眾最大限度地從地方和省級地區獲得高質量的醫療服務,特別是要盡快補齊不足,讓基層醫院和縣鄉衛生院承擔更多的醫療責任。此外,醫保報銷水平的杠桿要與分級轉診相結合,遵循分級轉診患者報銷比例高,而直接去大醫院的患者報銷比例降低的原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