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強化基層”緩解看病難。“零差率”意味著看病貴。
民生是世界的一切,每一點都與形勢息息相關。未來一年,全市上下將圍繞科學發展、改善民生,堅持穩中求進、改革創新、保障民生。這一年,民生工程穩步啟動,紙滿缽滿,風和日麗,寫下了一份鼓舞人心、溫暖人心的答卷。泉水河中的水暖鴨先知。民生改善只是安慶一年來深刻變化的一個縮影。為全面展示安慶市民生工作的新風貌、新風貌、新成果,即日起,本報將推出“看2014年民生”專欄,敬請關注。
長期以來,看病難、看病貴。隨著醫療改革的深入和醫療服務的完善,圍繞醫療的一系列問題逐漸得到解決,普通人不再為醫療發愁。
11月27日上午,空下著毛毛雨。記者來到嶺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時,前來就診的人很多。在兒科門診,市醫院的兒科醫生吳英健仔細詢問了家長關于孩子的情況,并給他們做了體檢。“你不用去大醫院。你家門口有兒科醫生。太棒了。”市民王玉群告訴記者,過去孩子生病去大醫院,不僅路途遙遠,掛號繳費還要排隊,去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看要方便得多。
為均衡提升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我市著力引導優質醫療資源向農村和基層流動。今年,20名“支醫”高校畢業生被送到鄉鎮衛生院,28名學生參加了農村訂單醫學生免費培訓計劃。29支醫療隊共派出134名醫生到鄉鎮衛生院進行為期一年的對口支援,城市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對口支援。同時,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技術人員能力培訓,培養鄉鎮衛生院管理人員和醫療骨干315人,鄉村醫生1576人;完成100名全科醫生的培訓。
靈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副主任何學群說,對口支援最大的好處就是方便老百姓,讓老百姓就近看病,不用奔波就醫。同時保證了小醫院的醫療安全。以前小醫院不敢看一些疑難雜癥。現在,有了經驗豐富的專家,他們自信了。
一直以來,“強基層”都是醫改的重點,努力讓城鄉居民在不離開鄉鎮、不離開社區的情況下,享受便捷、有效、廉價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宜秀區大龍山鎮衛生院院長王建峰說,醫院加大投入、完善硬件和服務后,門診人數大幅增加。以前看病的不到10人,現在高峰期有100多人,基本解決了基層的小病。
昂貴的醫療是另一個困擾人們的大問題。一些原本富裕的家庭,在患上重病后,往往會因病返貧。而生大病對于貧困家庭來說更是雪上加霜。為解決這一問題,我市不斷提高新農合服務保障水平。今年人均籌資水平390元,農民參與率99.58%,累計籌資16.835億元。截至9月底,已惠及648.03萬人,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和門診費用報銷比例分別超過75%和45%。在全市范圍內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大病保險,覆蓋率達100%,超額完成省級50%的目標。
“我老婆生病一共花了14萬,報了近8萬。”家住宜秀區柏澤湖鄉大豐社區的王桂龍告訴記者,妻子王麗梅今年3月突發腦血管破裂,住院半個月花了14萬元。而新農合和大病保險都解決了他家的燃眉之急。宜秀區羅嶺鎮黃梅村71歲村民張克潛于2011年6月患惡性膀胱腫瘤。今年他花了11萬,報銷了近5萬。宜秀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中心主任胡善生介紹,自去年12月開展大病保險工作以來,全區共有106人申領75.1萬元,其中最高金額為12萬元。
長期以來,虛假的高藥價被老百姓詬病,而藥品零費率銷售正在解碼。“過去藥品加進去以后賣給老百姓,現在又回歸公益。政府建立了基本的醫療體系。藥品由省統一招標統一管理,由廠家直接配送。零差率賣給病人。人們真的會得到好處。”大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負責人程木生說,如今,居民看常見病少則幾塊錢,多則幾十塊錢,當場報銷,大大減輕了居民的經濟壓力。患有頸椎病的丁柏平告訴記者,以前頸椎疼痛掛一次水要幾十塊錢。現在報銷后,只有2元的醫藥費和1.8元的藥費很便宜。
除了在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嚴格執行藥品零費率銷售外,今年我市還啟動了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全部實行省級藥品集中招標、零費率銷售。截至10月底,已撥付零費率補貼資金3529萬元。
在市立醫院的輸液室里,護士正在給生病的孩子輸液。我市醫務人員服務態度逐步改善,醫療服務水平不斷提高。見習記者雷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