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2014年,醫藥行業正式迎來互聯網的全面入侵& mdash& mdash在此被標識為& ldquo移動醫療的第一年。在當時,可穿戴設備和大數據開始出現在過去交織在一起的醫藥行業的各個細分領域;不僅如此,從今年開始,在互聯網平臺上運營的醫療電商公司也大規模出動兵力,爭奪即將到來的2015 & ldquo政策的第一年。& hellip& hellip
移動醫療:抓取& ldquo富礦。
毫無疑問,移動醫療將繼續快速發展。
2014年,移動醫療領域的融資案例和金額呈現爆發式增長。截至11月,已完成31起融資案件,公告金額合計4.99億美元。那一年,幾乎每兩個月就有投資機構向互聯網醫療注入大筆資金,大規模投資主要傾向于成熟企業,集中在C輪,其中騰訊基金連續兩個月向互聯網醫療注入1.7億美元。
從投資項目分布來看,有58個案例,主要分為四類:16個可穿戴設備項目、10個醫療服務項目、13個移動醫療應用項目和6個健康應用項目。
根據移動醫療數據,移動醫療應用有2000多個。移動醫療app有五種類型,包括醫藥產品的電子商務應用、滿足專業人士查詢專業信息需求的應用、滿足求醫問診需求的應用、預約掛號和導醫、咨詢、評論的服務平臺。
春雨醫生創始人張銳認為,2015年中國移動醫療市場正式進入& ldquo大航海時代。核心將是醫療保健的分散化。
他認為,這一過程呈現出兩大趨勢:一是醫院智能化的外化,包括第三方實驗室檢測、連鎖專科醫院、醫生診所、體檢公司、社區診所和手術中心;另一類是新型醫療服務供給,包括在線診斷公司、基因檢測公司、可穿戴設備公司、跨國醫療中介、健康O2O上門服務和醫生群體。
在張銳看來,原本集中在醫院的醫療服務,未來會分散在生活的各個角落,甚至醫生的診療都可以被線上診斷所取代。
醫藥電子商務:& ldquo第一年& rdquo到達
2015年,互聯網藥品銷售政策限制進入開門倒計時。
& ldquo《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互聯網監督管理征求意見稿》已經定稿,可能會早于市場預期公布。& rdquo一些行業權威人士告訴記者。
此前,這一重大政策的最終開放期一般預計為2015年。兩次會議。前后。
對于高度監管的制藥生產和運營行業。開放式互聯網銷售。這不僅是簡單的渠道拓寬,也是監管思維的艱難轉變。
& ldquo與其他行業相比,互聯網在醫藥行業的發展整體滯后,但發展速度非常快。& rdquo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副會長牛向記者預測,醫藥電商的政策紅利即將快速到來,未來兩三年行業整體發展將呈現爆發式增長。
根據中國電子商會公開數據,2014年中國醫藥電商交易規模預計達到68億元;2013年我國醫療電商規模為42.6億元,僅占整個電商市場的0.7%,但增速非常快,平均增速超過200%,而2012年為16.6億元,2011年為4億元。
但另一個行業現實在于低利潤困境& mdash& mdash2013年中國醫藥B2C行業平均毛利率為19.3%,費用率為20.6%,平均利潤率為-1.3%。對于少數盈利的企業,凈利潤率沒有超過2%,只有美國連鎖電商巨頭達到20%~40%。
牛認為,政策壁壘是行業發展的最大障礙,尤其是處方藥和醫療保險& mdash& mdash在國內藥品終端銷售收入中,處方藥占80%以上,主要由醫療機構銷售。由于網上藥店無法接入醫保、新農合等醫療保障體系,在網上藥店購藥時無法使用醫保卡支付,零售藥店(包括網上藥店)的銷售增長非常有限。
醫療移動iPad移動辦公企業業務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