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日益緊張的醫患關系嚴重沖擊了醫療服務市場。患者或家屬襲擊、砸醫院、毆打、殺害醫護人員的事件在各地頻繁發生,并呈上升趨勢。重構和諧的醫患關系,維護正常的醫療服務市場,維護醫患利益,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緊迫任務。央視大型公益追蹤節目《等著我》用真實案例為醫患關系開出了一劑良方。
圖片:40多年后,張剛在《等著我》現場遇到了免費為他治療的醫生趙世峰。1969年,19歲的上海青年張剛參加農村運動,定居黑龍江西崗子。1971年,副隊長張剛在視察黑龍江省西崗子水庫溢洪道的途中,在黑暗中出生,不幸墜崖,身體卡在半山腰的石縫里。獲救后,張剛脊柱、腰部嚴重受損,無法獨立起身行走。去了各種規模的醫院,還是沒有一個醫生能徹底治好他的傷。無法獨立行走,甚至彎腰,或者從事體力勞動,張剛逐漸對生活失去了信心。然而,在張剛人生最黑暗的時期,改變命運的“小媳婦”出現了。“小媳婦”是村民給女中醫趙世峰起的外號。她有祖傳的按摩技術,在村里給別人治病。
【/h/】在村民的幫助下,張剛去找“小媳婦”治療,但剛開始沒抱多大希望。沒想到,在“小媳婦”只給張剛做了按摩治療后,他的腰疼竟然輕了很多。“小媳婦”聽說張剛是上海知青,得知他在勞動過程中受傷,堅決拒絕接受他的醫藥費。他不得不每周給張剛按摩一兩次。經過一個多月的治療,張剛已經能夠獨立行走,完成簡單的勞動。“小媳婦”回春的本事和不求回報的行為徹底改變了張剛的命運。
縱觀當今社會,我們總能聽到和聽到不和諧的醫患關系或醫療事故。曾經解決人們問題的白衣天使,逐漸成為人們心目中的“食人族”。或許正是出于對這種不正常現象的反思,以及對有能力、有責任心的醫生的呼喚,近兩年才產生了一部以醫院為主題的熱播電視劇《心法》。劇中的兩位主角劉晨曦和霍思邈,都是醫術超群、為人正派的醫生,救了很多病人的命,深受觀眾喜愛。
過硬的醫術和“患者生命高于一切”的信念,是醫生應該具備的基本職業素養和職業道德。表現不好的醫生應該反省自己。我們也應該對醫生有信心。其實大部分醫生都很有責任心,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同時,作為患者,我們也要理性地認識到,醫生并不是超人,也不是所有的疾病都能徹底治愈。萬一患者或家屬的合法權益受到威脅,要學會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而不是采取過度反抗。更重要的是,患者和醫生要有意識地建立良好的溝通、信任和情感的渠道,培養和諧的醫患關系。在這種情況下,很多醫患糾紛是可以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