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url:?div=-1,id:0
(通訊員鐘)2月9日上午,在市婦幼保健院第一產科病房,34歲的劉女士躺在病床上,丈夫正在整理生活用品,打算過一會兒辦理出院手續。一周前,懷孕36周以上的劉女士因胎盤早剝嚴重,胎兒死亡,被家人送往急診科搶救。
可惜嬰兒脫離了危險。
2月2日中午12點20分左右,劉女士來到市婦保所產科急診。值班醫生發現她有子宮壓痛,腹部扁平,聽不到胎心。她懷疑胎盤早剝和胎兒在子宮內死亡,需要緊急剖宮產。
因為情況緊急,急救醫生立即報告,醫院開始了緊急搶救過程。各項指標檢測、術前準備、家屬談話有序同步進行,為手術贏得了時間。接到電話后,產科搶救小組的負責人立即到位。幾分鐘后,緊急剖宮產手術開始。
不幸的是,劉女士子宮內有一個死嬰,胎盤已完全剝離,宮腔積血,子宮水腫弱如布袋,出血持續不凝。檢測結果還表明,劉女士的凝血功能指標已達到臨界值,產婦急需大量輸血和補充凝血因子...
經過各種保守治療,劉女士的出血情況并沒有好轉,病情進一步惡化。救援隊認為子宮切除是挽救劉女士生命的最佳選擇。經家屬同意后,為劉女士行子宮次全切除術。出血情況終于得到控制,各項生命體征逐漸穩定,劉女士終于脫險。
老年婦女應該更頻繁地做產檢。
劉女士說自己有生育經驗,懷孕后感覺還好,所以沒有去醫院做各種必要的檢查。2月2日上午,洗完衣服吃了早飯后,她感到胃痛頭暈,發現沒有胎動。然而,他們沒有注意到這一點。直到12點鐘,他們才能夠忍受疼痛,于是他們把家人送到了醫院。
女子醫院產科陳小苗主任說,如果她一感覺到腹痛就去醫院,胎兒可能還有生命的希望。就在她3小時后去醫院的時候,胎盤早剝不僅奪走了胎兒的生命,甚至還危及到了劉女士。
陳小淼表示,隨著國家生育政策的逐步放開,高齡產婦、經產婦、經產婦的數量也明顯增加,妊娠并發癥和合并癥明顯增多,從而增加了生育風險。為了自己和寶寶的安全,準媽媽懷孕后要盡早建卡,定期去醫院進行系統的產檢,參加正規醫院組織的孕婦學校,多了解孕期保健知識,有不適及時去醫院,以免耽誤病情。
鏈接>
危險的胎盤早剝。
陳小苗主任介紹,懷孕20周后或分娩時,正常位置的胎盤在胎兒娩出前部分或全部從子宮壁剝離,稱為胎盤早剝。胎盤早剝是妊娠晚期的嚴重并發癥,常導致胎兒死亡、母體凝血功能障礙、產后出血、急性腎功能衰竭、羊水栓塞等嚴重問題。由于其發病急、發展快,如不及時處理,將危及母嬰生命。
【責任編輯:yfs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