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如果在單位透露自己的病情,會擔心被歧視;如果逃避單位審核,就無法報銷醫藥費,經濟壓力很大。對于武漢成千上萬被單位投保的乙肝患者來說,這個選擇讓他們糾結。昨天《藥費報銷暴露隱私,你報還是不報?這篇報道在報紙上發表后,引起了外界的廣泛關注。人們通過網絡和電話表示,乙肝報銷應取消單位申報環節。
現狀
單位5000多人沒有乙肝的在職門診治療。
武漢乙肝門診兩年報銷患者不到3000人。
武漢市疾控中心數據顯示,武漢市乙肝表面抗原攜帶率為5.65%。據武漢381萬參保職工統計,參保職工中HBV帶菌者約21萬人。醫學專家表示,其中至少有6萬人需要乙肝抗病毒治療。昨日,記者從武漢市醫保中心了解到,2012年10月以來,本市僅有2800人在乙肝抗病毒治療門診申請重(慢性)疾病報銷。
楚天黃金新聞記者通過采訪了解到,因隱私選擇自費全額治療的乙肝患者并非個案,很多患者憂心忡忡& ldquo公司聲明& rdquo把自己的病公之于眾,別無選擇,只能自費,其中中青年乙肝患者居多。
據武漢多家單位社保管理人員介紹,與其他門診重癥(慢性)疾病如重度高血壓相比,申請乙肝抗病毒治療門診報銷的員工可謂& ldquo很少。其中,以退休人員為主。鄒女士是一家國有企業的社保經辦人員,她透露,該單位有5500多名在職和退休員工。去年單位乙肝抗病毒治療門診沒有人申請重(慢性)病報銷,但今年上半年申請了3人,都是退休職工。漢口某企業人力資源部相關負責人李女士告訴記者,該單位400多名員工中,目前還沒有人申請乙肝門診報銷。
聲音
報銷政策背離了減輕患者負擔的初衷。
應取消患者向該單位的報告。
昨日,該報報道被新華網、新浪網、中國新聞網、鳳凰網、網易等網站轉發,引起眾多網友關注。武漢網友李少茂提出,如果病人& ldquo對疾病的恐懼。無疑,減輕患者負擔背離了醫保政策的初衷。
昨日,全國知名維權律師、天倫律師事務所律師劉書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根據國家相關規定,用人單位不得以攜帶乙肝表面抗原為由,要求進行乙肝項目檢測、提供乙肝項目檢測報告、詢問是否為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拒絕錄用或辭退勞動者。他認為,乙肝患者的病情是個人隱私,單位既沒有權利也沒有知情權。在武漢醫保門診治療重(慢性)疾病時,要求單位參保人員由單位申報,使得乙肝患者隱私公開,明顯違背上述規定精神。
至于核實患者病情的真實性,劉書慶認為按照目前的申請程序,不僅社保機構會篩選申請材料,指定醫院也會進行專業、權威的鑒定。& ldquo這兩個環節可以有效防止欺詐,根本不需要雇主審查& rdquo。
除了網友和律師,本報的報道也引起了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朱麗婭的關注。他還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分享了這份報告。他認為,武漢醫保門診重(慢性)疾病的治療需要單位參保人由單位申報,這就使得這項惠民政策大打折扣。他告訴記者,隨著政府職能的不斷轉變,目前的制度和程序都得到了極大的優化空。在政策執行過程中,相關職能部門要真正做到& ldquo以人為本。傾聽人們的聲音。
& ldquo如果相關部門制定政策和程序,出發點可以從& lsquo便于部門管理。過渡到& lsquo方便群眾;,那么易茗的麻煩相信要少得多。& rdquo華中科技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陳赫認為,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公司人員& rdquo我的身份已經逐漸淡化,但我更注重個人的作為& ldquo社會人。沒錯。她建議,相關職能部門在制定政策和程序時,要多做換位思考,從被管理人而不是管理者的角度出發,為人民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