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 ldquo;現在沒有報名費了,叫考試費。& rdquo李女士拿著醫療憑證告訴記者。昨天是我市公立醫院醫療價格綜合改革的第一天,23家市區公立醫院開始以改革后的新價格和醫保報銷進行結算。
降低了藥物和大規模檢查的成本,增加了檢查的成本。
家住彩虹新村的潘老伯,常年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壓。最近幾天他頭暈頭痛。他決定去看醫生。昨天上午,他來到市醫院總部,正好趕上醫改的第一天。潘老伯掛了主任醫師張學良的門診號。他發現現在根本沒有掛號費這種東西。取而代之的是與醫療費合并稱為檢查費,費用增加到35元。作為被保險員工,這部分費用是自費7元支付的。
會診后醫生建議他做尿常規,完成生化檢查和糖化血紅蛋白檢查,檢查血脂、肝腎功能是否正常,做頭顱CT,看是否有腦動脈粥樣硬化和腦梗死的傾向,共花費517.8元。經檢查,潘老伯無明顯異常,可按規定繼續服藥。三種降糖藥和降壓藥的總費用為213.63元。潘老伯就診總費用766.43元,不含醫保報銷,需自費41.5元。
如果是同一個項目,在這輪改革之前,潘老伯一共需要繳納1009.7元,不包括醫保報銷,個人還要繳納60.6元。改革后,潘先生的醫療總費用減少234.47元,個人費用減少19.1元。& ldquo藥費便宜30多元,頭部CT超層取消200元。雖然考試費漲了一點,但醫保還是報了大部分,我可以接受。& rdquo潘老頭說。
總的來說,沒有增加居民負擔,體現了技術服務的價值。
記者發現,為了提醒公眾近期醫療費用的變化,很多醫院的大屏幕都詳細顯示了調整涉及的項目,有的還專門設置了政策咨詢臺。& ldquo患者的問題大多集中在檢查費上,但實際上,患者對費用變化的第一個顯著感受在于檢查費。& rdquo工作人員說。
本次改革將原掛號費納入考試費,同時根據醫生職稱等等級進行定價。與此同時,手術和護理的費用都是體現醫務人員技術服務價值的醫療服務。
那么,醫務人員的技術服務價值是如何體現的呢?市醫院骨科專家于給記者舉了一個例子:為小腿脛腓骨骨折患者實施切開復位內固定手術,至少需要6名醫護人員配合。包括一名外科醫生、兩名助手、一名麻醉師、一名巡回護士和一名設備護士。手術需要一個多小時,不算前期制定手術計劃花費的時間和精力。& ldquo改革前,這樣的手術費用是800多元。改革后,這次手術的費用提高到了1200元左右。這一增長是醫務人員技術服務的價值。& rdquo市衛計委醫改辦主任譚表示,總的來說,這次改革是總量控制和結構調整的改革,也是確保公立醫院二級醫療服務價格相對穩定的改革。總的來說,并沒有增加居民個人支出的負擔。同時,市醫改辦表示,現行醫療價格綜合改革后,由于醫療條件不同,不同人群的成本影響不同。對于影響較大的參保人員,救助制度將在基本醫療保險普惠金基本到位的前提下,一如既往地發揮支持作用,提高優先救助的精準性,有效減輕患者就醫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