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摘要]
其中,除新上市的柳州醫藥()外,九洲通()、中國醫藥()和國藥()自12月以來漲幅均接近或超過15%。毫無疑問,這波行情背后的驅動力是互聯網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新規(以下簡稱“新規”),預計明年元旦前后頒布。
觀點:
1。醫藥商業的傳統生態將被顛覆。毫無疑問,隨著醞釀了近一年的新規終于落地,醫藥商業行業乃至醫藥流通的整個價值鏈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處方藥網上銷售的放開,首先是政府推行“醫藥分開”的重要一環,將剝離醫院在醫療器械流通銷售中的壟斷地位。一方面有助于降低藥價,緩解醫患矛盾,同時也會給醫藥商業企業留下巨大的市場。其次,醫藥商業企業作為處方藥線上銷售的主要執行者,無論采取何種商業模式,都將迎來巨大的入口流量。如何將這種流量轉化為現金流,留在企業,對企業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這樣的流量完全可以重塑一個JD.COM甚至淘寶。我們認為,醫藥商業企業對于醫藥電商的想象永遠不應該局限于醫藥的一個垂直網站。
實體渠道依然是醫療電商的“贏家”,傳統業務“觸網”,以渠道的“線上化”和中間環節的“扁平化”為最重要的特征。就網絡建設而言,這是一個可以通過資金投入克服的障礙。但與醫藥業務不同,藥品和醫療器械的流通是一種高度管制的行為,醫療器械的庫存和運輸對環境有嚴格的要求,更不用說流通企業本身需要GSP認證。同時,醫療設備終端銷售具有特殊的時效性和地域限制。我們可以容忍傳統電商一天到三天的發貨時間,但無法想象拿到處方后買藥也需要同樣的時間。可能高血壓、高血脂等不急不嚴重的慢性病還是有可能的,但對于感冒發燒等急性疾病,患者選擇實體還是線上銷售就不言而喻了。因此,我們認為醫藥業務的互聯網化本質上是構建線上線下O2O閉環,而線下實體渠道是醫藥電商發展的關鍵,九州通電商平臺“好藥師”計劃與千家藥店簽約,年內開啟配送“最后一公里”就是明證。
3商業模式的建立需要時間。雖然我們預計明年元旦前后互聯網醫療相關政策的實施將會給整個醫藥商業行業帶來巨大的變化,但我們也看好這一變化的光明前景。但不可否認的是,醫藥商業作為最后一個被互聯網征服的傳統行業,自然有其改革的特殊性和復雜性,而這些特殊性和復雜性的消解是一場政治。如何在線介紹處方,如何鑒別處方真偽,如何實現醫保目錄內藥品的在線支付,剝離藥品收入后如何提高醫院和醫生的積極性等。,都是處方藥網上銷售政策放開后政府和全行業必須考慮的問題,而這些問題的解決與醫改的整體推進息息相關。我們認為,從目前的醫改進程來看,醫療電商真正的繁榮不是在不久的將來,而是需要時間的。
結論:
我們看好網上處方藥相關政策放開后醫藥業務的發展前景,巨大的入口流量和終端銷售將會背道而馳。然而,行業的真正繁榮與醫療改革的步伐密切相關。在醫改時間表還不明朗的今天,獨立政策的出臺,只是為醫藥商業打開了互聯網的發展和想象空,需要時間“送我去青云”。我們看好的相關個股分為:第一梯隊,國藥集團()、九州通()、嘉實堂()和英特爾集團()(停牌);第二梯隊,泰安堂()、康()、()和上海醫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