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目前,醫療智能硬件產品之所以火爆,是因為它們可以幫助用戶了解血壓、血糖、血氧、心電圖、心率、體重、體脂、睡眠、運動等健康信息。隨時,并滿足用戶繪制個人健康地圖的需求。醫療智能硬件和大數據被認為是未來解決醫療資源短缺的有效手段。但目前市場上的醫療智能硬件還處于積累階段,各種智能硬件對患者和消費者來說都不是氣候。對于公眾來說,他們也期待著“全民醫生”時代的到來& mdash& mdash讓我們的智能手機成為我們的身體探測器。或許,小米與久安醫療的合作,會刺激越來越多的科技企業進入移動醫療市場,以至于這一天很快就要到來。最新的“玩法”是羅徹斯特大學牙科學院和施樂公司,他們從智能硬件入手,為大眾提供了一種預防心臟病的便捷方式:用相機拍照,隨時檢查自己是否有心臟病。研究人員稱之為“診斷心臟狀況的FaceTime”。
心電圖作為一種常規的醫學手段,一般都是用來檢測心臟的,而施樂公司設計了一套算法,只需15秒的簡單測試就能檢測出房顫狀態:心律失常會導致血流不均勻,從而導致皮膚顏色發生細微變化,但肉眼無法識別,因此攝像頭會通過掃描識別出這種細微變化,并對掃描數據進行系統分析,從而有效輔助醫生快速判斷患者心臟的健康狀況。這款特殊相機的攝像頭傳感器會識別紅、綠、藍光。與紅光和藍光相比,人體血液中的血紅蛋白吸收更多的綠光,這個過程中的細微變化會被攝像頭傳感器清晰地“記錄”下來。研究人員補充說,他們喜歡選擇面部皮膚進行測試,因為皮膚更薄,血管更明顯。目前,研究人員將這種療法稱為“視頻體積描記術”,這項技術還處于測試階段。無論健康人、心律失常者還是心臟病患者,都是研究團隊的測試對象。
其實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全面保養就是心臟的衰老,這已經不是老年人的“專利”了。據統計,我國患心臟病的人數約為2.9億,約80%的心源性猝死是由心律失常引起的,每四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患有心律失常。令人擔憂的是,年輕人心臟病發病率迅速上升,三四十歲的患者日益增多。心臟疾病年輕化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誘因就是心律失常,目前還沒有及時發現。正常人的心臟每分鐘跳動60到100次,但患有這種疾病的患者可能每分鐘跳動超過140次。這種疾病會使心臟上腔難以有效地泵血,使血液凝結,增加中風的風險。如果情況更嚴重,可能會導致流向大腦的血液減少,從而導致心力衰竭和老年癡呆癥。據統計,近30%的年輕患者患有心律失常,最終導致更嚴重的心臟病。這款相機一旦上市,將有效幫助人們及早發現心臟病。
羅切斯特大學的讓-菲利普·庫德克博士對這項技術的前景充滿信心。該技術實現了非接觸式視頻檢查,可以盡快治療心律失常患者,易于操作和大規模推廣。然而,這種方法有多可靠呢?
經計算,該方法的誤差率約為20%,而傳統心電圖的誤差區間更大,在17%至29%之間。雖然誤差沒有太大優勢,但研究人員認為,通過提高相機像素,后期使用更好的防抖技術,可以有效降低誤差率。
雖然這款檢測心臟健康的攝像頭設備的主要功能是輔助醫生診斷,但目前還沒有集成到智能手機的硬件領域,但可以預見的未來是,這些便捷的醫療智能硬件設備將逐漸集成到你的智能手機中,讓你隨時可以通過攝像頭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智能硬件和智能手機深度融合是大勢所趨,被科技企業和移動醫療企業盯上只是時間問題。從軟件和數據的角度來看,小米既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后一個開發移動醫療市場的。浸淫移動醫療市場多年的久安醫療,將醫療智能硬件產品定義為“硬件+APP+云服務”,整體上與小米的戰略是一致的。久安醫療以可穿戴設備和智能硬件為入口,完成數據采集并自動上傳至云端,再根據用戶需求共享各種應用場景。做好“個人健康社會化平臺”將成為未來贏得移動醫療市場的重要籌碼。
如果未來小米手機[微博]可以檢查各種疾病,你還會堅持說它只是國產戰斗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