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h/】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在繳費價格的確定上還存在一些爭議,醫保的繳費標準還沒有最終確定,可能會錯過原定本月底前出臺的最后期限,最終出臺時間還沒有確定。按照目前醫保支付標準的總體思路,初期不會統一不同品牌、不同藥品的醫保支付標準,或者以省為統籌單位,以市為具體定價部門。未來的方向是縮小醫保支付標準的差距,按照通用名稱發展。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言人李忠此前表示,醫保藥品支付標準是指醫保基金支付藥品的基數。有人估計,近55%的醫療費用由醫保支付,他們是有話語權的價格談判者。合理的醫保藥品支付標準將對藥品價格起到指導作用。
今年5月,國家發改委、衛計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7部委聯合發布《關于推進藥品價格改革的意見》,提出醫保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醫保藥品支付標準。根據國務院發布的2015年醫改時間表,醫保藥品支付標準將于今年9月底完成。
然而,距離最后期限還有不到一周的時間,仍然沒有跡象表明該標準將會發布。采訪中,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衛計委在回應醫保藥品支付標準問題上都采取了非常謹慎的態度。
對此,醫藥營銷專家林玲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醫保支付標準遲遲沒有出臺,是因為部門之間分工不到位,對于如何制定標準意見不統一。“各地的醫保支付標準還在摸索中。雖然湛江、重慶、福建等地已經先行試水,但在塵埃落定之前,可能還有一個過程”。
實際上,如何設定繳費價格,由誰來設定,一直是醫保繳費標準制定中的核心問題。業內人士表示,按照目前的研究方向,醫保支付標準應該按照藥品通用名統一制定。
初期可以根據不同企業生產的藥品制定支付標準。隨著生產同一藥品的不同企業之間質量和價格差距的縮小,應按一般產品制定支付標準。
這意味著醫保部門去前臺不容易。醫保部門需要在醫保支付基準價、現行藥品報銷制度和藥品招標采購制度之間尋找橋梁。同時,也需要大范圍、大幅度提高醫保基金的經辦效率。醫保支付標準的制定原則以及可能涉及數萬個產品審批的龐大數據來源和計算等問題也需要解決。
此外,對于醫保支付標準是否會采取“統一”的思路,記者從2015年醫保政策解讀暨趨勢報告會上了解到,從中國實際出發,避免增加患者負擔,目前制定的原則是中央定標準、各省定政策、協調區域定價格。這意味著未來各地藥品的醫保支付價格會有一些差異。在目前的試點地區中,安徽的中標價格等于醫保支付價格,三明的中標價格最低作為醫保支付價格,重慶根據藥品質量水平有不同的醫保支付價格。
“不同地區醫保支付價格不統一的原因,可能是各省經濟發展不平衡,各地醫保資金充裕程度不一。一些國家有盈余,一些國家正面臨觸底反彈,還有一些國家已經出現巨額赤字。”一位業內人士在會上表示,雖然從藥品價格的角度來看,同一種藥品應該是同價的,但由于醫保基金池的差異,不同省份的醫保支付價格也可能不同。從各項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來看,國家鼓勵各地因地制宜。
由于醫保支付價格是決定藥品價格的關鍵因素,未來醫藥公司可能面臨不同的市場選擇。上述人士表示,對于醫保資金相對充裕的市場,醫保支付價格相對較高,將成為原研藥和優質仿制藥的重點市場;此外,在一些醫保資金緊張甚至出現赤字的地區,醫保支付價格的未來前景并不樂觀,愿意接受這種低價的仿制藥公司可以將目光放在這些市場。
由于醫藥市場將被分割,這意味著不同類型醫藥公司的市場將進一步細化,尤其是仿制藥,競爭將更加激烈。但從長遠來看,隨著招標數據與國家藥品招募平臺的對接,以及信息的共享,醫保的支付價格應該會相對更接近全國,但并不排斥一些探索個性化、創新性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