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顧雍。
近日,上海首批高中的分數出爐,兩大醫學院的分數相當搶眼: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達到了497分,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也達到了472分,兩者都遙遙領先于一線理科。在浙江,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的分數僅次于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此前有報道稱,醫學院校錄取分數線持續走低,使得悲觀的醫學環境雪上加霜。如今,醫學院校呈現“高分”,這對于“提振士氣”、改變不利現狀有著巨大的潛力。
據專家分析,以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為例,從去年開始,復旦就通過代碼“自主”招收該醫學院的學生,其成績連續兩年“堅定”,可見致力于挽救生命的學生不在少數。也有人認為,由于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學醫天下游不怕”的傳統思維影響了家長幫助孩子選擇專業的方向。此外,物質生活豐富,不再局限于賺錢謀生、追求高尚情懷、做有意義的事情,這也可能影響“90后”的選擇。
“面對如此優秀的同學,我們應該提供什么樣的教育和環境,才值得他們最初的用心和父母的信任...“分數線剛剛顯示出來,在醫生圈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從優秀的醫學生到優秀的醫生,漫長的轉化過程需要不斷更新知識,塑造醫生的情操,呵護“初心”的向上環境。很明顯,這不是教育署可以做到的。職業尊嚴、醫患關系、社會地位等等,應該如何成為醫生職業的吸引力,而不是消耗熱情的“利器”?這需要各方共同思考,采取措施。
培養德才兼備的好醫生對人民的福祉至關重要。早日回歸“學醫當醫生”的榮耀,重拾分數上的“霸氣”,只是第一步。
(責任編輯:HN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