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10月18日,全區報告登革熱17例。
其中,南寧報告12例。
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新聞(記者陳佳佳)10月19日,據自治區衛生計生委報告,2014年1月1日至10月18日,全區共報告登革熱病例573例,其中南寧市499例。柳州也有一例,是南寧、梧州、賀州以外的其他城市輸入的。全區無死亡病例報告。
通報顯示,2014年1月1日至10月18日,全區共報告登革熱病例573例。其中南寧499例,柳州1例,桂林4例,梧州42例,北海3例,欽州3例,貴港5例,玉林2例,百色1例,賀州10例,河池2例,來賓1例。
10月18日,全區報告登革熱17例。其中,南寧市興寧區6例,青秀區2例,西鄉塘區4例。梧州市疊山區3例,藤縣1例。榆林市陸川縣一例。
新聞延伸
24小時內體溫飆升至40℃可能是登革熱的急性發熱期。
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新聞(記者陳佳佳)記者昨天從南寧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了解到,登革熱病毒感染可表現為無癥狀隱性感染、非重癥感染和重癥感染等。,而登革熱的典型病程可分為三個時期,即急性發熱期、極端期和恢復期。
根據疾病控制專家的說法,典型登革熱的第一階段是急性發熱。患者通常急性發作。第一個癥狀是發燒,可能伴有寒戰。24小時內體溫可達40℃。有些情況下,發燒3-5天后體溫降至正常,1-3天后體溫再次升高,稱為雙峰熱。發燒可能伴有頭痛、肌肉、骨骼和關節疼痛、明顯疲勞,以及惡心、嘔吐、腹痛和腹瀉等胃腸道癥狀。
急性發熱通常持續2-7天。病程第3 ~ 6天面部四肢出現充血性皮疹或點狀出血皮疹。典型的皮疹是四肢出現的針狀出血點和“皮膚島狀”表現。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的出血,如皮下出血、注射部位瘀斑、牙齦出血、鼻出血及束臂試驗陽性等。
部分患者高熱持續未緩解,或退熱后病情加重,可能因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導致血漿明顯滲漏。在嚴重的情況下,可能會發生休克和其他重要器官損傷。這個階段是極地時期。極期通常發生在病程的第3-8天。嚴重腹痛和持續嘔吐等嚴重警告信號通常表明極端時期的開始。
長期休克患者可能出現代謝性酸中毒、多器官功能障礙和彌散性血管內凝血。極期后2-3天,患者病情好轉,胃腸道癥狀緩解,進入恢復期。部分患者可見針狀出血點,尤其是下肢,可出現皮膚瘙癢。白細胞計數開始上升,血小板計數逐漸恢復。多數患者表現為普通登革熱,但僅有發熱和恢復期,少數患者發展為重癥登革熱。